第一九二六章 背后有深意(2/3)

都不着急?即便再成竹在胸也不该如此吧!”当下急切地道:“哎呀,沈大,咱家奉皇命至宣府给您当监军,风尘仆仆连夜赶路,就是追不及……宣大之地兵马俱已准备齐全,随时可以出征了?”

沈溪笑了笑:“兵马尚在筹措中。”

“嘶。”

张永吸了凉气,问道,“沈尚书,您这态度咱家怎就看不懂呢?您平时做事可是风风火火,怎此番领军平叛却好像不急不忙?陛下可是派了您和杨一清杨大两路马出击,你就不怕功劳被给夺去了?”

沈溪随手一指:“张公公坐下来说话吧……很多事需要从长计议。”

张永很不愿地坐了下来,目光一直逗留在沈溪身上,亟需答案。

沈溪有些无奈,摇了摇:“要说这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廷发兵的圣旨到现在都还没传到宣府,你说本官能随便领兵出征?这不成了擅自调兵?有诬告我谋反怎么办?”

“啊!?”

张永刚坐下,闻言不由再次站了起身,目瞪呆打量沈溪,问道,“咱家都已经到了宣府,怎么圣旨还没来?这……这……”

沈溪叹道:“本官也很怪,为何陛下出兵谕已下达那么久,朝廷圣旨却始终不见踪影?不过仔细想想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有些不愿意我早早出兵,以避免我获取功,让他难堪……”

张永不是笨,稍微一琢磨,立即就明白过来,现在不是沈溪想不想出兵的问题,而是刘瑾在后面拼命拉后腿。

张永惦着手,苦笑道:“说得也是,朝中确实有不断给沈大您找麻烦,手段之卑劣,已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唉,这圣旨不来,地方军将和衙门不肯配合你工作吧?”

“这倒不是。”

沈溪语气显得很轻松,解释道,“宣府巡抚、总兵,还有大同府那边都已经开始征调马,毕竟陛下谕已下达,就算没有圣旨到,地方上提前筹备兵马还是可以做到的。”

张永色欣然:“这就好这就好,只要圣旨一来,马上就能出兵,想必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不过……既然知道陛下已经下了御旨,为何不先一步出发呢?就算提前出兵,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责吧?”

沈溪道:“何必急于一时呢?在下跟新任宁夏巡抚杨应宁是旧识,彼此也算惺惺相惜,为何要撕脸争那首功?要是杨巡抚把首功拿到手,也算是做个顺水……”

“你!”

张永有些气急败坏,他很想问,你这是军功多了嫌腰疼,还学会谦让了?可是你愿意让出功劳,我却不行哪,我还指望携功回朝,充当保命符呢。

沈溪看出张永心中所想,笑着说道:“张公公请放心,这次出征,你的功劳只会多不会少,但出兵一应流程得按照朝廷规矩来,在下以左都御史之身担任宣府、大同一线兵马节调官员,不能知法犯法,怎么都要等朝廷敕令到来……估摸也就一两天的事,张公公先稍作安顿,下一步恐怕要星夜赶往宁夏。”

听到这话,张永释然。

他自己也很疲惫,之前怕沈溪提前出发,花了大力气赶路,这会儿一阵困意涌来,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摇苦笑:“沈大这一说,咱家真有些倦怠了……咱家不想住驿站,便落榻总督府,不知可否?”

“哈哈!”

沈溪笑着点,“张公公歇宿这里,实乃蓬荜生辉,本官这就安排,让张公公先落榻好好睡一觉。”

张永应承下来,正要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那宁夏镇叛进展……”

沈溪伸手打断张永的话,笑道:“这些事要等张公公吃饱喝足休息好后再说,总归现在局势不如想象中那么恶劣……大明承平已久,民心思安,估摸我等兵马到宁夏镇时,叛已结束……”

“啊?”

张永紧张起来,“这军功可是想要。”

沈溪笑着点,让送张永去厢房,没有让其进内宅,主要是沈溪内院住着李衿和惠娘,有所不便。

……

……

张永这一来,宣府巡抚衙门和总兵府的官员坐不住了。

监军太监已到宣府,出兵是朝夕之事,可是兵马全都为沈溪整顿好,甚至杨武那边不止一次跟沈溪说过可以先行调兵,但总督府那边就是坚持己见,看不到圣旨就不出兵。

当天下午,杨武派送了礼物到总督府,说是为监军太监张永准备的。

张永在朝中地位不低,现如今除了刘瑾、戴义等司礼监太监外,张苑和张永紧随其后,声名卓著。尤其张永给的印象是戎马出身,大明历次对外战事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承沈溪福泽,他身上军功可不少。

这次张永来宣府,地方官员和将领都想结他,花无百红,谁都在想刘瑾倒台了会出现什么状况。

张永跟刘瑾关系一向不好,而他能在刘瑾掌权的况下还混得风生水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