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2/4)

们一个二个身体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感我这把老骨硬朗反倒成了罪过?宾之退下来有些时候了,年初时我去见过,他对朝事屡有激进之言,对当今陛下有诸多不满……现在刘瑾死了,朝事基本太平,难道他就不能阁下执念,过几天安生子?”

何鉴打量谢迁,道:“于乔可有增加阁臣选的计划?这会儿内阁事务繁忙,就这么几个够用了吗?”

谢迁脸色不太好看,现在内阁虽以他为首,但基本大多数票拟他都给梁储和杨廷和处置,他只负责重大事件,虽然谢迁知道梁储和杨廷和很忙,但在他看来,比起当初只有他和杨廷和在内阁时轻松多了,也就没有再给内阁添的心思。

“世光,你为何突然提起此事?难道你想让我跟陛下提议,让宾之回朝继续担任大学士?”谢迁问道。

何鉴摇:“这不是为你考虑么?我也知道,离开内阁,想回来就难了,陛下跟宾之间的矛盾朝野尽知,我自然不会给你添……不过,有些翰林老臣在朝中处置事务力不能及,到内阁或许还能发挥余热。”

谢迁想了下,白钺是成化二十年科举榜眼,是年翰林院任编修,弘治九年升翰林侍读,《大明会典》修成后晋侍讲学士,有资格阁。当然,沈溪也是翰林出身,目前在朱厚照跟前炙手可热,更有资格阁。

谢迁忍不住问道:“你是说秉德,还是之厚?”

何鉴笑道:“你始终没忘了把之厚调到你手下去当差,如此一来你好看着他,不让他招惹是非。但你也不想想,就算你要调之厚到内阁,他会同意吗?我说的是秉德,他在礼部难以支应,倒不如阁做几天闲差。”

谢迁摇摆手:“你把内阁事务看得太简单了,每天需要处理的朝事起码数百件,多的时候甚至有上千件,在那里当差可不是什么轻快活。”

何鉴打量谢迁,虽然他没说话,但眼好似在说,你这还不够轻快?

谢迁想了想,又道:“有时间的话,我会去探望一下秉德,以他的资历确实可以阁,之前我一直想让德辉回朝,不过看来一时难以实现,很多事都跟先皇时不同,现如今陛下对朝事近乎不管不问,司礼监也没太多意见,一切全凭内阁支应,适当增加阁臣选有助于提高朝廷办事效率。”

何鉴为谢迁斟了一杯酒,道:“陛下既无心朝堂,司礼监掌印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变化,如此一来,倒可维持一段时间朝堂安稳。不过年后之厚就要回朝当差,于乔你跟之厚之间……唉!”

提到沈溪,何鉴和谢迁之间气氛就会变得微妙。

何鉴是个老好,总想说和沈溪和谢迁间的矛盾,可总不见效。

谢迁又夹了卤猪耳到嘴里,嚼了嚼,似有所思:“他做他的事,我做我的事,我跟他之间能有什么?只要他做事守规矩,别来,不要总想一鸣惊,我这把老骨能容不下他?”

何鉴道:“似乎之厚在养病这些子,筹措军费的事没有停下。”

“什么?”

谢迁当即一惊,“这小子,还不愿善罢甘休吗?”

“看你,刚说什么来着?是你跟陛下进言,说朝廷拿不出军费,现在之厚自行筹措有何不可?他又没动府库存余,不过是在民间纳捐罢了……我也只是偶然听提及,在这个问题上你最好不要反对。”

何鉴态度明确,在关键问题上力挺沈溪,而不希望谢迁跟沈溪唱反调,尤其他认定沈溪做的是正确事的时候。

谢迁放下筷子,恨恨地道:“本以为他受伤后能消停些子,看看他都了些什么!他才回京多久?先是刘瑾,又是张氏外戚,下一步他不会踩到你我上来吧?”

何鉴苦笑一下,没跟谢迁说什么,端起酒杯喝了一

谢迁意识到在何鉴面前说沈溪的坏话无济于事,何鉴对沈溪的力挺远比他更甚,不由恨恨地道:

“之前我就在怀疑,他如此针对张氏外戚,乃是因为他想独揽朝政,扳倒他掌权道路上的障碍,如今他已然得逞,张氏一门现在只是空侯爵而没有了实际兵权,沈之厚的权势进一步巩固,下一步他不会挟兵权当第二个刘瑾吧?”

“呵呵。”

何鉴道,“怎么又提这一茬?于乔,你就不能拿正眼去看之厚?外戚案他完全是被朝臣着去跟陛下进言,到现在我还后悔当去找他。”

谢迁叹了气:“世光,你跟之厚才认识几天?这小子的格,我比谁都了解,他做事讲究名正言顺,当看似是由你去鼓动他豹房进言,但或许他早就期待如此,甚至你去见他都在他预料之内,至于他见陛下的真正原因,不用说就是张氏兄弟碍着他的路了。以他如此年岁,却有那么高的成就,又有那么的城府,你能治得了他?”

何鉴苦笑摇,不想跟谢迁辩驳,因为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

……

寒冬腊月,沈府内一团和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