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〇章 临场考核(2/3)

负责粮运送……”

沈溪沉吟一下,点道:“陛下选的是他认为可以托付重任之,其他未必比两个国舅做得好,完全可以理解。”

沈溪坦然接受了两个国舅复出的事实,这让云柳有些看不懂。

在云柳想来,寿宁侯和建昌侯根本就不靠谱,督京营的时候就喜欢贪污腐败,难保这回不会故技重施,但她不敢多言,继续把事上报:

“……北运河沿岸的粮基本征收得差不多了,现在只能从南方想办法,由于有兵部文书和通关文牒,进展还算顺利。”

沈溪道:“加紧催促,务必把南方粮食运到京城来……大军未动粮先行,现在连距离出兵之为期不远,不能有任何拖延!”

“是,大!”

云柳恭敬领命,至于沈溪所说是否能顺利执行,并没有那么重要,应允下来,回去后再逐渐克服困难。

沈溪对云柳待几句,便让云柳退下。

看着远去的背影,沈溪心里多少有一些感慨:“她的主见愈发强了,可惜作为谍报员,最不能有的便是自己的意识……可惜手下那些军将,却总习惯听命而为,他们要是能换换脑子就好了……”

就在沈溪遐想时,侍卫过来奏禀:“大,胡军门求见。”

沈溪点了点,收拾心回营。

中军大帐门,胡琏已在等候。

进帐,胡琏直接问道:“听说沈尚书已派去攻打五宫淀的贼?”

“嗯。”

沈溪点,“荆越去的,带了五十马。”

胡琏色紧张:“刚有斥候传报,说是五宫淀西边杀来一群盗寇,大概有六百多,应该是之前被咱们击溃的盗寇合流了,有意跟官军殊死一搏……沈尚书还是早些调回荆将军部马,或者派兵去驰援为好。”

沈溪看着胡琏紧张的色,微微一笑:“重器兄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个报?”

“啊?”

胡琏非常惊讶,问道,“既然知道,沈尚书还让荆将军以少量兵平寇?”

沈溪叹息道:“我正是要训练他临场应变的能力,给了他一兵不折的限制,他只要能把所有马带回来,就算完成任务……如果他非要恋战,那就必须达成我待的条件,这算是一次考核吧。”

胡琏很不理解:“沈尚书便以如此方式考验手下?”

沈溪道:“重器兄或许不清楚出塞后是个什么况吧?我手下这些,多数都要领兵孤军,以极少兵马吸引鞑靼的注意力,不可能随时都在我跟前听候调遣,需要他们在难以分清东西南北的无垠原上做出合理的军事调动,如果一切都要听从我的命令,那战事如何进行下去?”

胡琏低下,认真思索沈溪说的话,随即他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沈溪之前让他做出的选择,到底出征后是顶在第一线还是守在君王身边伴驾的问题。

当时他选择的是伴驾,这是个非常安全,甚至可以说保守的选择。

而现在那些跟着沈溪的将领,则要完成比他差事凶险百倍的任务,分兵出击,以小原腹地,与鞑靼兵马周旋,到时候可能距离中军距离几百甚至上千里,那时所有只能根据临场变化做判断。

胡琏为难地道:“原来沈尚书是用心良苦栽培他们,不过……就怕出什么变故。”

沈溪摇:“如果现在一点小变故都无法承担,马上到来的战争,他们就不必参与了,因为那比这个残酷多了,动辄身碎骨。这只是一场小考罢了!”

……

……

知道有大批贼寇近五宫淀,沈溪既不派增援,也没有即刻招回来,好像任由荆越带着五十马去送死一样。

沈溪算了算时间,荆越应该会在下午抵达五宫淀周围,锋大概是黄昏时分,也就是说结果传到他这里,最晚也就二更天。

沈溪让军中加强戒备,所有外出训练的马撤回,在营地周边挖掘战壕,设置拒马、鹿砦,重复当初在土木堡所做一切,把营地外的地方当作荆越自由发挥的空间。

胡琏早早回营,也安排好防守……按照沈溪吩咐,不能派援助五宫淀战场,如此一来方圆数十里,基本成了荆越个表演的舞台。

一直到二更天过去,沈溪都没得到前线战报,这让他有些疑惑,虽说这次对荆越满怀信心,但也怕荆越胡作非为把他给的五十名士兵葬送在五宫淀芦苇中。

直到三更,才有出击马的消息传回,却不是凯旋而归,而是荆越带着五十名兵丁灰溜溜撤回营地。

沈溪没有出去迎接,留在中军大帐等候。

荆越灰土脸出现在沈溪面前,跪下来认错:“大,末将回来了。”

沈溪故作不解地问道:“荆将军这是凯旋而归?为何如此落魄?”

荆越不忿地道:“贼数量太多,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