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御驾亲征(3/3)

荆嗣退往一旁,寇准正要出班奏请以定真宗皇帝御驾亲征之心,内侍忽又来报:“天波府佘老太君晋见。”

“快,快请??啊不,朕来。”真宗皇帝离开御座,亲自迎了出去。

自从三皇开篇,五帝治世,那有君迎臣之理?

莫非真宗脑筋被辽国吓糊涂了?

并非如此,只因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征北汉刘继元时曾与当时为北汉效力的杨业(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有旧,杨衮与赵匡胤两军交战,惺惺相惜。赵匡胤解玉带与杨衮手中的金鞭互换,言明若杨家后人降宋必不相负。

杨业降宋后,为大宋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赵匡胤临终时,赐佘太君龙头拐,龙头下有一玉牌,上面有赵匡胤御笔亲写的“虽无銮驾,如朕亲临”八个大字,和八贤王手中的凹面金锏一样,都是受过皇封的,可以上打昏君,下斩谗臣。拿着这根宝杖,等于是先皇亲临,上殿不用给皇上施礼,下殿也不用辞王,只要用宝杖点三点就得了,所以真宗听闻佘太君晋见才会亲自出迎。

佘太君来到紫宸殿,龙头杖一顿,问道:“皇上,老身听闻辽国起兵百万进犯我朝,边关重镇一一沦丧,此事当真否?”

真宗皇帝轻叹一声,点头道:“除了杨家军助手的三关口,其他……唉!”

“皇上欲怎生应对,是打还是……”

“这……”真宗皇帝略一迟疑。

寇准道:“天极教已尽起十万大军北上迎敌,朝廷不日也将……做出应对。”

佘太君何等精明,岂能不知寇准是在告诉他皇上决定要打,却没有打定御驾亲征的主意,微一思量道:“敢问此次出兵,朝廷由谁挂帅。”

八贤王答道:“呼延老将军。”

佘太君动容道:“哦,老元戎出马。”

呼延赞正色道:“老将受太祖、太宗皇帝大恩,当效死以报。”

“那先锋官及其余将佐的人选呢?”

“啊,这……”真宗又是一滞。

“皇上若未定人选,不如交给我们杨家。”佘太君一语惊人

真宗皇帝愕然道:“杨家一众将校不是都在三关口么,何来……”

“老身孙儿杨宗保年已十八,幼孙杨文广业已十三……”

“十八……十三岁的孩子怎生出战!?”真宗皇帝失声惊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门时代忠烈,今国难当头,但凡能使动武器者皆请出战,纵一应男丁皆尽身殁,尚有十二寡妇,誓死保卫大宋!”

真宗皇帝龙躯一震,热泪不受控制的涌泻而出。

杨家,大宋朝功臣名家第一家,自杨业杨老令公起世代为大宋尽忠,十几年前,太宗挥师北伐,潘仁美、王?使计陷害,致使杨业惨死耶律斜轸之手,七子去一子还,然杨氏一门毫无怨言,仅余的一子杨延昭为国戍守边关,一次又一次的击败辽军,用鲜血换来了大宋的安定,多少年了连家都没有回过一趟……

现在契丹兴兵入寇,佘太君居然要把十二岁的亲孙子也送上战场,抵御外敌!

比起天极教、比起杨家,他这个畏首畏尾的大宋天子实在汗颜!

“传朕旨意!”真宗皇帝双目通红,陡然间热血上涌,猛地一拍龙案,帝王威仪顷刻尽显,“调集京中御林军,以呼延赞为帅,杨宗保为先锋,杨门十二寡妇皆为副将,择吉日出师北进,抵御辽军,雍王赵元份为东京留守,代处政务,朕御驾亲征,督师平辽,但有再言迁都避祸,谈和休战者,杀无赦!!!”

八贤王、寇准对视一眼:“皇上英明!”

百官齐齐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野震撼,远传数里。

山呼声中,真宗皇帝缓缓抬起龙首,面朝西南,眼角泪光盈盈。

“武陵王、任逍遥,你倘尚在,亲征之事朕何必踌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