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美国出版商】(1/2)

就在周赫煊准备返回天津时,赛珍珠和克夫突然来找他辞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两位是因为北大经常拖欠工资,才准备离开的吗?”周赫煊惊讶地问道。其实他也有些内疚,把别夫妻俩忽悠来北大,却经常两三个月不发工资。

赛珍珠说:“与工资无关,我们还是有一些积蓄的。”

周赫煊问道:“那你们为什么决定要走?”

“我想我的孩子了,特别是我的儿凯诺,她是个智障儿,”赛珍珠说,“在南京的时候,因为害怕被的士兵攻击,我把儿和养都托付给中国的朋友照看。现在南京的局势已经安定,我打算回去看看。”

“你们可以把两个儿都接到北大来,至于工资我保证按时发放。”周赫煊挽留道。

话说:“是这样的,我跟珀尔商量了一下,准备带儿回美国,给她寻找一家可以永久居留的心理疗养院。”

“那就祝愿你们的儿早康复。”周赫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谢谢你的祝福。”赛珍珠勉强笑道。她前几年就送儿去美国医治过,但医生对此毫无办法,婴儿在她肚子里发育时就出了问题。

赛珍珠一家在中国算是多灾多难了,她母亲连续生下三个孩子,都因中国医疗水平太差而夭折。等母亲怀上赛珍珠时,吓得连忙回美国安胎,终于顺利把她养大。

赛珍珠的父母都是那种心灵纯粹的传教士,不肯跟富居住,整天和中国贫民混在一起。他们的理想,是把上帝的福音传给每一个中国贫困民,甚至遭到当地唾骂、威胁和殴打都从未改变。

赛珍珠的离开,周赫煊还能接受,因为北大不缺文学才。

克就不一样了,他以前是金陵大学的农学院院长,还经过多年的实地研究,撰写出版了《中国农业经济》一书,乃是当今中国最顶级的农学家之一。此的离开,对北大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

但该走的留不住,周赫煊只能感到遗憾。

克笑道:“周,北大的学术环境很好,我非常喜欢这里。等这次从美国回来,我有可能还会来北大做老师。”

“那太好了,”周赫煊欢喜道,“北大的校门,永远向两位敞开。”

赛珍珠也拿出一沓稿件说:“周先生,你的《》我已经翻译成英文了。我去美国后,会把这部小说推荐给出版商,至于能不能出版发行,那得看出版商的意见。我想请你写一个授权书,授权我帮你翻译和商谈出版事宜。”

“这个没问题,”周赫煊笑道,“我们一起回天津吧,我把《大国崛起》的英文稿也托付给你帮忙运作。”

赛珍珠满答应,她和丈夫拿着书稿和授权书返回南京,然后带上智障儿和养从上海坐船离开。足足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夫妻俩才在美国西海岸登陆。

他们先是为儿苦寻心理疗养所,然后开始各自奔走。

克拿着自己的《中国农业经济》等学术专著和论文,专门找那些基金会和公司寻求资金支持。他的农业研究需要钱,中国政府自然没指望了,只能寻求美国基金会的帮忙。

说起来也是可笑,一个外国在中国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这种好事中国政府却不管不顾,得当事跑去美国申请研究经费。

克几乎跑断了双腿,却没有什么收获,那些基金会对他的研究并不感兴趣。

在历史上,他直到1929年春天,才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而且数额非常庞大。克高兴坏了,从此专心扑到农业研究上,一天到晚都在田间地转悠,完全疏忽了妻子和儿。

于是克绿了,赛珍珠跟一个出版商久生,数年后两结束了婚姻。

赛珍珠此时也在到处碰壁,她拿着周赫煊的《》和《大国崛起》英文稿,以及自己的长篇小说处作《桂兰》,连续找了20多家出版商,结果一无所获。

好吧,赛珍珠的那部《桂兰》,就是后来被改名出版的《东风:西风》。这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公叫桂兰……主角叫桂兰的章回体小说,而且还是英文,想想也是醉了。

至于赛珍珠的成名作《大地》,此时还没完稿,只写了一部分。

周赫煊的《》遭到同样待遇,也不被美国出版商看好,他们觉得美国读者对中国不感兴趣,出版这种小说肯定会赔钱。

倒是《大国崛起》被一些出版商青睐,但当问及作者时,对方一听是中国写的,顿时就摇拒绝。并不仅仅是看不起中国,而是因为中国作者的专著没啥噱,如果是欧美历史名家的作品,出版商们就更好宣传运作。

20世纪初期和中期,是美国出版业的繁荣时期,早在1901年的时候,美国每年就要出版图书8000多种,其中纽约、费城和波士顿属于美国出版界三大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