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铁杆书迷】(1/2)
火车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邢士廉抽着烟笑道:“明诚兄,听说命令东北之外的奉军先行易帜,这主意是你帮少帅出的?”
“哈哈,我就一介书生,哪里懂这些军过大事?隅三兄,你太高看我了,”周赫煊矢
否认道,“我这趟去东北,主要是去吊唁大帅。”
“明诚兄,你不老实。”邢士廉大笑着说。
邢士廉就是这次谈判易帜的东北代表,他以前是张作霖的侍从武官,虽然出身士官派,但跟士官派领袖杨宇霆有私仇,属于张学良的绝对拥护者。
只不过嘛,这家伙是满族
,原姓锡尔德特氏。
等伪满洲国成立,邢士廉就当了汉
,官至伪满军政部大臣。
邢士廉明显把周赫煊当成了少帅的心腹红
,挤眉弄眼道:“明诚兄,以后在少帅面前,可要帮哥哥多美言几句。咱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可以互相帮衬嘛。”
典型的投机份子!
周赫煊打着哈哈笑道:“好说,好说!”
两
在火车上,一个奉承结
,一个胡瞎扯淡,居然相谈甚欢,就差当场拜把子当兄弟了。
周赫煊半路在天津下车,邢士廉则带着谈判团队,继续朝北平前进常校长如今住在香山碧云寺行馆。
做为政治掮客,周赫煊现在不需要露面。他只负责从中牵线搭桥,有时候跳得太欢反而不美,容易让
心生厌恶。
7月6
。
常凯申在香山接见了邢士廉等
,双方很快达成初步的谈判意向。同时张学良也从东北发来电报,表示自己没有阻止中国统一的想法,愿意改旗易帜,信奉三民主义。
剩下的具体谈判细节,常凯申是不用亲自过问的,自有相关
员去负责。
碧云寺行馆。
常凯申对侍从副官感慨道:“这周明诚,真乃当代苏秦。我本来没报太大希望,谁聊张学良真被他说动了。”
陈修和笑道:“周先生也是因势利导,主要还是我北伐部队军威所慑。”
“你不懂,”常凯申叹息说,“易帜一事,美国
和
本
在中间动手脚,张汉卿压力很大,我的压力也很大。张汉卿是内外
困,想说服他做出决定,是非常艰难的。”
陈修和说:“校长,我倒是想起一件趣闻。”
“什么趣闻?”常凯申问。
陈修和笑着说:“周先生的新书《菊与刀》一出版,张少帅直接订购了5000册,说是要让东北的文武官员全部熟读此书。”
“是什么书啊?值得张汉卿那么重视,你给我找一本来看看。”常凯申对此颇为好。
当天下午,陈修和便送来本《菊与刀》。
常凯申翻开来一看,顿时知道张学良为什么让东北当官的熟读了。他闲得无聊,把此书当做消遣作品,越往后面读,就越感到震惊。
周赫煊版的《菊与刀》,在原著的基础上改动很大,超过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不相同。
第一章总论
本民族
,第二章将战争中的
本
,第三章讲生活中的
本
,第四章讲
本起源,第五章讲唐宋两代对
本的影响,第六章讲明朝时候的
本,第七章讲
本的大陆策略,第八章讲
本对台湾、山东和东北的企图,第九章开始分析
本对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企图,第七章讲中
开战后的可能
况,第八章讲
本的国际外
形势,第九章讲
本的劣势,第十章中国对
本的优势。
整本书前面三分之一讲事实,中间三分之一预测未来,最后三分之一分析两国国
。
一旦中
开战,这本书几乎可以成为指导
学术著作。
但
本真敢全面侵华吗?
常凯申对此表示怀疑,他觉得周赫煊太过危言耸听,
本最多图谋东北而已。
但不管是不是危言耸听,《菊与刀》的论述确实极为
彩详实,而且还具备国际视野,让常凯申拜读之下收获良多。
常凯申要在北平香山住一两个月,等冯玉祥来京后(如今还在路上),与阎锡山一起开分赃大会。
他身边没带家属,又不方面到处瞎逛,每天除了接见客
外,就只能靠看书、看报打发时间。
由于《菊与刀》和《大国崛起》这两本书,常凯申对周赫煊产生了极大兴趣,
脆把周赫煊的所有著作都搜集过来。
碧云寺行馆的书房里,《大国崛起》、《枪炮、细菌与钢铁》、《菊与刀》、《
》、《狗官》、《
雕英雄传》、《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单行本)……摆了整整半个书架。
《枪炮》属于纯学术著作,常凯申看了开
就失去兴趣,他对《
》和《狗官》也不太喜欢,甚至是厌恶。
不过那三本武侠小说,却让常凯申看得津津有味,被他称之为“消遣解闷的好书”。
这两个月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