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看破红尘的张二公子】(1/2)

冯庸等离开天津的第二天,张学铭便穿着一身西服前来拜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周先生,我是来辞行的。”张学铭见面就说。

周赫煊问道:“怎么不留在国内?”

张学铭惨然一笑:“留在国内有什么用?我绞尽脑汁的跟小本周旋,不说为国立下多大功劳,至少也有点苦劳吧。你看看那些是怎么对我的?”

周赫煊默然。

11月上旬和下旬,本连续在天津制造了两起骚,目的有三个:第一,策动汉搞“天津独立”,第二,在张学良的后方制造混,第三,掩护溥仪逃离天津。

做为天津市长兼警察局长的张学铭,这次应对得非常好,把两次骚都平息了。

然而结果如何呢?

本驻华公使提出严重“抗议”,说张学铭指使天津警察冲击租界,要求严惩张学铭的残行为。

常凯申在任时对此置之不理,可等常凯申下野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就扛不住了,居然下令让张学良把张学铭撤职。

张学良在北方的子很难过,一边要死守锦州抵抗关东军,一边还要盯紧西北的阎锡山和冯玉祥。他不想跟中央政府闹得太僵,只能对此做出妥协,把弟弟张学铭的职务全部撸掉。

即将来津上任的新市长,甚至不是张学良的,而是南京政府的外官员周龙光。

张学铭那个气啊,他明明挫败了谋,现在居然无功有过。这位张家二公子已经无心做官,打算出国潇洒快活,再也不管国内的这摊子事。

“周先生,我张学铭很少佩服谁,你是其中一个,”张学铭语气诚恳地说,“你把谋预料得丝毫不差,堪称无双国士,奈何我哥就是不听劝。我说句实在话,中国已经没救了,真正想做事的,无论怎么做都是错。不如跟我去欧洲吧,凭咱们的本事,在国外也混得不会差,还不用留在国内天天糟心!”

周赫煊无奈地笑道:“二公子,你的潇洒我学不来,而且我也相信中国必胜、本必败。”

“胜?”张学铭仿佛听到天大的笑话,“中国拿什么来胜?不说国力哪边强大,就说这做事,妈拉个子的,好好做事的都他妈没好下场!我哥还是三军副司令呢,连亲弟弟的职位都保不住。国内都是一帮怂包,中央政府怂,我哥也怂。小本不敢打,只敢对付自己,都他妈一群孬种!”

“骂得好!”周赫煊哈哈大笑。

“不骂几句,老子心里不解气,”张学铭苦着脸说,“你提前通知我,说会抢走溥仪。可惜啊,我再怎么严防死守,溥仪那王八蛋还是离开天津了。”

周赫煊安慰道:“这不怪你。溥仪住在租界,又是穿着本军装,悄悄坐军司令部的军车离开的,截不住他很正常。”

张学铭今天什么形象都不顾了,骂骂咧咧道:“他的,我哥就是心太软,直接弄死不就完事儿了吗?还把溥仪这个祸害留到现在!”

根本不用周赫煊提醒,张学良就通过奉军报机构,得知溥仪打算投靠。在溥仪被带离天津的前半个月,张学良派给溥仪送了一篮水果,里面放着两颗炸弹以示警告。

可警告有个用啊,这简直就是小孩子把戏。

现在不止溥仪离开了天津,好多前清的遗老遗少,也纷纷动身前往东北,他们想什么不言而喻。

当然,遗老遗少也分为两派,咱不能说他们都是坏蛋。“不择手段派”认为只要能够复辟大清,什么方式都可以,给做狗也在所不惜;“华夷大妨派”则认为本乃蛮夷之国,而且跟大清有仇,不能帮着侵略中国。

比如溥仪他亲爹载沣,就坚决反对和合作。倒不是他明大义,而是认为小本狼子野心,根本不可能好意帮忙,去了东北只会沦为傀儡,全家都过去更是愚蠢,一旦落圈套就是皇族死绝的下场。

载沣这老儿怎么说呢?

在晚清革命之时,载沣属于大反派,但当清朝覆灭后,载沣却变成了正面角色。他的脑极为冷静,眼光毒着呢。张勋复辟时,载沣从到尾都不掺和。这次溥仪去东北,载沣也认为凶多吉少。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载沣就是个俊杰。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把自己的醇亲王府低价卖给政府修学校,由此逃过被清算的下场,顺带还保护了全家老小。

聊了一阵关于溥仪的话题,张学铭突然小声说:“周先生,你以后出门当心一点。我从遗老遗少那里听到消息,他们正谋划着劫持婉容小姐。”

“明白。”周赫煊点道。

溥仪这次去东北,是要登基做“皇帝”的,自然不能没有“皇后”。就算对婉容再怎么怨恨,也必须把正牌“皇后”带去东北,大不了称帝以后“废后再立”,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