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内山书店】(1/2)

1934年7月,周赫煊在中国诗坛掀起一阵现代派热,无数青年诗踊跃加这个派别,一时间举国皆谈“现代派”。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与此同时,《雷雨》经由金的推荐,在《文学季刊》上正式发表,曹禺犹如一道闪电划30年代的文坛夜空。

这部话剧不但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还很快在本东京上演,并由田一桥教育馆发行译本,迅速在本成为畅销书。《雷雨》的构思创作前后历时五年,并在抽屉里锁了大半年才投稿,但它的成名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郭沫若在东京观看了《雷雨》的演出,大为激动,亲自为《雷雨》译本作序,盛赞《雷雨》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

鲁迅看了译的《雷雨》剧本颇为兴奋,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中国最好的戏剧家有郭沫若、田汉、洪,以及一个新出的左翼戏剧家曹禺。”

能让常年互互怼的鲁迅和郭沫若同时赞扬,可见《雷雨》的质量有多么过硬。曹禺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一跃成为享誉中两国的剧坛新星。

整个七月,周赫煊和曹禺成为众瞩目的焦点。

百代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时机,周赫煊的两张唱片顺势推出——宣传费可以节省不少。

……

上海,租界。

内山书店。

欧阳予倩扶了扶眼镜,笑着给书店老板打招呼:“邬其兄,好久不见啊!”

“欧阳先生,请里面坐!”内山完造起身相迎。

欧阳予倩慢悠悠地走进去,对正在看书的鲁迅说:“周先生,你今天来得真早。”

鲁迅用淡然的语气说:“国党特务又在抓了,我来书店躲一躲。”

闲聊片刻,田汉以及其他进步士,陆陆续续来了七八个,大家开始聊现代派诗歌和《雷雨》。

内山完造安排两个店员望风,自己也跑进去旁听,时不时的上两句话。

几十年后,有许多公知经常在网上造谣,说内山完造是个本间谍,由此证明鲁迅也是个汉,居然能骗到无数网民转发点赞——这个谣言的依据,来自于去年(1933年)的一篇文章,鲁迅的《伪自由书·后记》中也有记载,内容如下:“内山书店是本朗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本政府做侦探。他每次和中国谈了点什么话,马上就报告本领事馆。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只要略微和内山书店接近的都知道。”

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

就在国党御用文炮制那篇造谣文章的前两个月,内山完造由于多次保护中国的行为,被本军方怀疑为共党,顶不住压力只能暂时返躲避风

内山完造的处境蛮尴尬,他是个,还是鲁迅的至好友。一边被国党文污蔑为“本间谍”,一边又被本军方怀疑为“本共党”,简直两处都不讨好。

其实内山完造啥都不是,他首先是一个商,其次是一个道主义基督徒,年轻时同中国的革命者,晚年则倾向于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

内山完造的格并不伟大,让他为中国颅洒热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在本侵华期间,内山完造就积极配合军,接收了上海地区的一些图书产业。因此说他首先是个商,而且还是个本商,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内山完造又是信奉道主义的基督徒,所以他能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的给中国友一些帮助。而且他还很同中国的革命者,他的内山书店,几乎成为上海左翼文的联络点。他书店里面的中国籍店员,清一色全是进步士,下个月就有两位店员被特务抓捕。

包括革命烈士方志敏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以及遗书,也是先送到内山书店保管,然后由鲁迅托给中共中央。

“邬其兄,能否借你的留声机一用?”田汉问道。

内山完造立即说:“当然,请稍等。”

等内山完造把唱机拿来,田汉秘地说道:“守信(聂耳)赠了我两张唱片,过几天就要正式发行,咱们先听为快!”

鲁迅抽着烟说:“寿昌(田汉)如此郑重推荐,看来又是顶好的进步歌曲啊。”

“诸位同志且先听听。”田汉把唱针轻轻放下。

屋子里很快响起歌曲前奏,紧接着是一阵童音:“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周赫煊、周璇、儿童伴唱团的歌声配合出完美的层次感,让这首歌的绪不断递进,那混合着悲愤、哀愁、抑郁、凄凉和怒火的复杂绪,感染着屋中的每一个

“唉!”

内山完造首先叹息,在这种时候,做为的他就显得尴尬了。从道德上,他觉得本侵华是不应该的,但从感上,他又无法反对本政府的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