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春望】(1/2)

待众都看向自己,周赫煊收敛笑容,拿出几份报纸说:“这是六月下旬到七月初的《大公报》,其中‘北平通讯’多次提到,军在卢沟桥和宛平河进行军事演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让我想起什么?想起九一八事变发前,军在沈阳城外多次演习。”

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的诗,听到此言,都面露严峻之色。

要对北平下手了?”李金发忍不住问。

李金发是个雕塑家,徐悲鸿的同学,同时也是现代派诗。由于他的诗歌怪诞难读,颇有李贺风范,因此被称为“诗怪”。李金发此时在广州担任美术学校的校长,因放暑假回上海,正好被戴望舒拉来开诗会。

历史上此最出名的文章,当属那篇《从周作谈到‘文无行’》,大骂汉汪兆铭和周作

谁都料想不到,这位雕塑家兼诗,二战结束后居然跑去美国开农场养,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发展成美国中级农场。

面对李金发提出的问题,周赫煊沉重点道:“就华北军的动向来看,不出一周,北平必有事变发生。”

“可曾通知宋哲元将军?”冯至问道。

冯至,自由体诗,海德堡大学博士,如今在同济大学当老师。

“宋哲元?”周赫煊面露冷笑,“宋将军是出了名的多愁善病,他如今还在老家养病呢,估计是看不到北平的危险。”

浦风愤愤道:“他除了养病还会什么?”

“还会扫墓。”杨骚突然来一句。

“哈哈哈哈!”

虽然很不合时宜,但大家还是被逗笑了,笑声中充满了对宋哲元的讽刺。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华北军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整天联络宋哲元,想让宋哲元当汉,宋哲元不堪其扰,直接回乡扫墓半个月。刚回到北平没多久,又找上门来,宋哲元瞬间生病,此时还在老家静养病体。

扫墓,养病,养病,扫墓……几乎成了宋哲元的常,搞得连南方都知道,宋哲元将军是个想念家乡的

不管是河北的宋哲元,还是山东的韩复榘,都像是把脑袋扎进沙子的鸵鸟。他们不敢跟打,又不敢当汉,对军的各种小动作视而不见,完全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度

就算现在周赫煊亲自北上,当面告诉宋哲元,说就要攻打北平了,宋哲元估计都会把这警告当成耳边风。

要知道,历史上的宋哲元,在七七事变发以后,还想着能够和平解决华北问题——他只能这样想,因为没有退路。

周赫煊带着沉痛的心,继续说道:“虽然我不想承认,但还是要说。北平一旦事变,华北是守不住的,华北即将成为第二个东北。我不是危言耸听,请大家看看这些报纸,我都用红笔勾出来了。”

周赫煊又拿出一大摞报纸,足足有五六十张之多,都是最近两三个月华北军的动向。

拿着报纸相互传阅,刚开始还有嘈杂声,渐渐变得死寂一片。

这些新闻的内容很常见,无非伪军又进攻绥远了,关东军又在某地演习了,本飞机又在平津发传单了……如果分开来阅读,大家只会感到愤怒,想要拍桌子骂国府无能、军懦弱。但这些新闻拿到一起看,军加紧侵略的意图就十分清晰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预感到军将在华北动手。

周赫煊能看到,国党能看到,共党能看到,无数有识之士也能看到,所以现在全国上下都在高呼统一抗战。

接下来的一个钟,周赫煊都没说话,留时间给诸位到会者慢慢看新闻。

终于,会场里再次响起接耳的声音:

“你说本什么时候会对北平动手?”

“恐怕很快,最迟也在半年之内。”

“周先生说是一周以内。”

“也有可能。唉,偌大的中国,怎就如此窝囊!”

“希望南京政府赶快调派中央军北上。”

“开战时间谁又说得准?完全取决于家说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若是在开打之前,中央军就挥师北上的话,估计宋哲元会先跟中央军打起来,乐得在旁边看热闹。”

“该死的军阀!”

“……”

周赫煊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今天开的是诗会,我想起杜甫的《春望》。国山河在,城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很不幸,生在一个军阀混战,国蹙民弱的时代。但有句话,叫做国家不幸诗幸,家国怀总是诗嘛。我非常敬佩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去世以前,号召中国文坛抛除左右派之分,共同着眼于救亡图存。对此我是很赞同的,我今天开这个诗会,主要就是想跟大家聊此问题。刚才,大家争论诗歌创作问题,在我看来没有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