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作家宣传养鸡】(1/2)

战时的成都,依旧是那么悠闲,似乎大轰炸也不能催快这座城市的脚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周赫煊三驱车刚到城门,就已经有不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后简称“文协”)成都分会的先生在此等候了,老舍下车逐一给周赫煊做介绍。

周文,四川,1932年加共党,曾任左联组织部长,现任文协成都分会总务部主任,马上就要去延安主办报纸,后出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

李劼,四川,作家,实业家,代表作《死水微澜》,现任文协成都分会总理事,新中国建立后任成都市副市长。

陶雄,江苏,剧作家,北师大外文系毕业,现任文协成都分会常务理事。

陈翔鹤,四川,1939年加共党,沈从文的好基友,现任文协成都分会理事。

叶圣陶、朱光潜……这些有名的就不细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厉歌天。

厉歌天,河南,笔名牧野,叶圣陶的婿,文协成都分会理事,会刊《笔阵》编辑,现在的身份是作家,新中国建立后改行当电影编剧。但他的本职是轰炸机飞行员,并担任飞行教官,曾多次执行轰炸任务,去年因病休养闲着写文章。

直到1943年,厉歌天的疾病终于痊愈,并回到部队接受陈纳德的指挥。他一边当空军打仗,一边当随军记者写文章。有一次,美国记者麦克摩尔随军出发,驾驶员董世良介绍说,厉歌天也是随军记者。飞机升空后,两个记者聊得正开心,董世良突然要上厕所,厉歌天马上接替去做驾驶员,把麦克摩尔看得一脸懵,忙问中国空军的随军记者是否必须要懂开飞机。

“周先生!”

“冯将军!”

“舒先生!”

“……”

纷纷上前问候,提得最多的,就是周赫煊前不久才出版的《黑土》。

当晚,大家在成都城内举行了庆祝文协成立两周年的文艺晚会,第二天上午又是座谈会。周赫煊、冯玉祥和老舍分别致辞讲话,随后讨论今年的文艺救国工作,并重点探讨了《黑土》中的抗思想。

下午,周赫煊和文协成都分会的主要成员们,一起来到成都郊外的养场。

这座养场是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共同创办的,地址距离中央大学的牧场不远,早在去年10月底就已经开始孵蛋养

冯玉祥虽然在农林部被架空,但他却不忘自己科学养推广小组组长的身份。事实上,他拉着周赫煊来成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养,刚进养场他就对众作家说:“这里的养是科学养,成本低,产蛋多,长得快,对老百姓大有好处。我希望大家认真看看,回去写文章多做宣传,争取把那些有钱都吸引过来学养。”

朱光潜迷糊道:“养还讲科学?”

冯玉祥哈哈大笑:“朱先生,这你就不懂了,不管工业农业,搞生产就要懂科学。”

场的负责首先带他们去看蚯蚓培育池,解说道:“我们共挖了十池子,靠畜粪便堆肥,足以提供数千只常消耗。”

只见池子里密密麻麻全是蚯蚓,爬来爬去能把密集恐惧者看得皮发麻。

陶雄笑道:“这还真是个好主意,蚯蚓又不花钱,用来养费粮食。”

场负责说:“不仅节约粮食,用蚯蚓辅以少量粮食喂,比单纯吃粮食的长得更快,下蛋更早更大个。”

“快去看,快去看!”李劼已经等不及了。

李劼不仅是翻译家、编辑、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还是个实业家,曾出任民生机械修理厂厂长和嘉乐纸厂董事长,践行实业报国的理想。就算没有遇到周赫煊,他也会在明年全身心投造纸行业,现在遇到科学养技术,李劼立即有产生了兴趣。

被关在整齐划一的竹笼里,养场负责介绍说:“那边养的是母,这边养的是公仔刚刚孵化出来,我们就要分类养殖,母专门用来下蛋,公则做食售卖。”

李劼小时候也是苦出身,留学法国靠的是勤工俭学,他家以前也养的,顿时疑惑道:“刚孵化出来的仔怎么辨认公母?”

场负责笑道:“这就要多亏周先生了,他发明的‘分法’非常好用,只需掰开小就能辨认雌雄。”

“原来周先生还有这等本事。”众大为佩服。

陈翔鹤说:“怎么把都关在笼子里?这也太不自由了。不自由就难以快乐,不快乐就长不好。我看农村养,都是要按时放养的,这样养出的才能长得壮,不生病。”

场负责解释道:“农村放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节省粮食,让自己觅食;二是为了健康,长期关着养容易生病。但我们科学养就不用这样,因为蚯蚓足以把喂饱,而且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