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淡墨社聚会】(1/2)
20世纪上半页的英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创作团体,分别是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和牛津的“淡墨社”(音译为“硬客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徐志摩、凌淑华等
当年组建“新月社”,就采用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模式,即汇聚诗
、作家、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以沙龙形势聚会,再通过出杂志、办书店来扩大影响。
“新月社”和“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不同在于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后者太特么前卫了,即便放到21世纪也能毁
三观。
“布卢姆斯伯里团体”强调内在价值,只要内心能够认知真善美,并且不影响他
,那么随便
什么都无所谓。因此,他们追求享乐,反对一夫一妻制,彼此之间关系复杂,多
伴侣、同
什么的属于常态。
这种道德观念在20世纪初非常可怕,想想图灵在二战后因为是基佬而被迫害致死就知道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那帮
居然在一战后就玩多
伴侣和同
。
必须要说,不管是在欧洲还是美国,1920年代都是个群魔
舞的时期。
因为战争(一战)带来的后遗症,以及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葩思想、葩
物层出不穷,西方社会整体上迈
一个极度追求自我的疯狂时代(包括和平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20年里,西方社会对异类是非常宽容的,甚至是推崇。到了二战以后,这种宽容和自由反而被压制,由此产生了图灵的同
悲剧,直到1970年代才重新变得开放起来,并在1980年代发展到极致。
所以,周赫煊敢在1940年的牛津大学,当着许多笃信者的面创立所谓的“飞天面条教”。这个时间点算是疯狂时代的尾
,不会招来可怕舆论压力,甚至能吸引到无数追求自我的年轻
。
至于另一个文学社团“淡墨社”,代表
物就是托尔金和刘易斯。这是个基督社团,大部分成员都是基督徒;也是个直男社团,清一色的男
,194年
作家多萝茜·塞耶丝想要申请加
,结果被直接拒绝了。
牛津大学附近的“鹰与小孩酒馆”,是“淡墨社”的定期聚会地点,《魔戒》和《纳尼亚传》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托尔金和刘易斯喝酒时相约各自写一部幻作品。
这家酒馆后来也成为魔戒迷的圣地,每年都有无数魔戒
丝前来朝圣膜拜。
星期五,周赫煊在牛津大学开讲座。星期六和星期天,他们踊跃
教的牛津学生们拉着,一起在图书馆里创作出《飞面圣经》和《飞面福音》,并确立了教的各种教内礼仪。
祈祷语和
禅为“煮不在乎”,相对应的是基督教的“上帝保佑”,佛教的“阿弥陀佛”等等。
祈祷结束语是在“阿门”前面加一个“r”,即rn,面条的意思。
在飞面教聚会的时候,每个教友
上必须戴一顶锅。负责祈祷的牧师不仅要戴锅,手里还要拿一把大勺子,这把勺子就是飞面教的权杖,牛津学生甚至打算集资为周赫煊打造一把超级大勺,代表教皇的至高权杖。
搞笑的是,居然有两个牛津教授也
教了,他们甚至打算有空就去伦敦和剑桥传教。
仅三天时间,飞面教的信众就多达14
,其中有教皇1位、大主教1位、先知位、圣徒6位、吃面群众4位。
就在一场荒唐闹剧结束,周赫煊打算离开牛津的时候,他突然接到“淡墨社”的聚会邀请,把帮直男基督徒想要请周赫煊喝酒。并且只能周赫煊一个
参加,其他
都被托尔金等
看不上。至于马珏,就算能
他们法眼,也不可能获得聚会许可,因为她是一个
。
……
星期二,鹰与小孩酒馆。
跟21世纪的繁荣不同,此时的酒馆周围还是田野,甚至偶尔还有野兔闯进来,在酒客们脚下
窜。这种
况在中国是不可能遇到的,野兔只要敢来,就能涌现出无数“守馆待兔”者,兔子们的结局往往是下锅再上桌。
酒馆进门的第二间房,就是托尔金等
的聚会处。
周赫煊刚推门进去,托尔金就举着啤酒杯笑道:“嘿,大家快起立致敬,有一位教皇陛下来了!”
一群直男基督徒集体起立,对飞面教的教皇嘻嘻哈哈说:“恭迎教皇陛下!教皇陛下来晚了,必须罚一杯啤酒。”
一杯啤酒而已,周赫煊当即仰脖子痛饮,托尔金和刘易斯也开始介绍其他
。
坐最里
的叫沃伦,是一位军官,也是刘易斯的亲弟弟。沃伦旁边的男子叫汉弗莱,职业是医生,牛津大学毕业。背对门的位置坐着内维尔·科格希尔,是一个中古英语专家。托尔金旁边那
叫查尔斯·威廉姆斯,也是个教授兼作家。最后一
叫雨果·戴森,是雷丁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专门坐火车来牛津参加聚会。
参加“淡墨社”聚会有四个基本标准男
,懂文学,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