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6)
“师姐,我想和你说的是,我觉得这件事还是应该给秋主任说一下的好。”我说。
她的脸色顿时变了,“要说的话你去说吧。她这个保守得很。”
“好,我去说。不过,万一她今后不安排你去搞那个项目呢?”我问道。其实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事。
“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再说吧。就这样啊,我马上得上手术去了。”她说,转身准备离去。
我心里很不舒服了,因为这件事本来是她提出来的,结果现在反而好像没她的事
了。
“你等等。”我即刻叫住了她,“师姐。我真的去说了啊。你想过没有?万一医院同意了呢?”
“很简单,到时候你主动要我就是了。”她笑着对我说。
我唯有叹息。本来,我还想在今天问她愿不愿意参加林育说的那个项目的事的,但是现在看她的这个态度,顿时改变了主意。
“冯医生啊。本来我一直想找你说说你妻子的事的,可是又觉得不好开
问你这件事
。怎么样?现在的
况如何了?”秋主任一见我就问我这件事
,让我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秋主任,我今天来不是想和您说这件事的。”我只好直截了当地说具体事
。
“哦?那你找我什么事?”她问道。
秋主任是我们医院的资医生之一,“文革”后的第一代医学类大学生。说实话,老太太的医学水平很一般,学术上也很平庸。但是她对待病
的态度不错,慈眉善目的。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太僵化,总是安于现状。不过她这样的
格也有好处,就是比较顾及科室里面每一个
的利益。上次钟小红和老胡他们出事
,她还跑了好多次检察院、法院,据说她私下请了那里的
吃饭,希望能够对他们网开一面。其实上次苏华的事
她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她却一点都没有声张。总之,老太太就是一个真正的好
。
我随即给她说了试管婴儿项目的事。“秋主任,我们作为三甲医院,而且在全省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的项目还是应该开展起来才是。”最后我对她说道。
她淡淡地笑了笑,“冯医生,你说的很对。可是不行啊,我们目前完全还没有这个条件。第一,这个项目要报卫生部批准,这个工作相当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第二,这个项目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光是设备这一块就需要不少的钱。[`小说`]第三,
员问题。我们一直没有开展这样的业务,所以必须从
开始进行
员培训。其中关键的技术
员还得送到国外去。这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这件事
苏华曾经给我讲过,我考虑再三后还是觉得很不现实。”
我觉得她说的倒是很实际的问题,不过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是最关键的东西。“秋主任,我想其它的医院最开始的时候和我们现在的况差不多吧?
家不也开展起来了吗?从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上来看,我们的优势更明显啊。在我们江南省,我们医院的知名度可是很靠前的,这就是品牌效应啊,
嘛不利用这个品牌效应把这个项目开展起来呢?”
“除非医院答应单独搞一个科室。我们产科是无能为力的了。我这里的
员都很紧张呢。冯医生,你也看到了,我们的病床什么时候空过?现在的业务我们都应付不过来,再去搞什么试管婴儿的话根本就抽不出
来,场地也无法解决。而且,试管婴儿项目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我们
产科,泌、检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等都会涉及。所以,这件事
根本就不是我们科室可以决定得了的。除非与那些可是联合起来给医院打报告,说到底,这个项目必须利用全院的资源才可以搞得起来,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她说。
这下我顿时明白了,“这样啊。对不起,我把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
“是啊。很多事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的。现在要做一件事
太难了。所以我经常就想,与其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还不如先把最容易的事
好。对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也许你听了会对你很有帮助的。你,还有苏华都存在这个问题,好高骛远,这很不好。”她接下来说道。
我心里很是惭愧,急忙地道:“您讲。”
于是她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年,美国一家复印机制造公司要招聘一位优秀的推销员,老板从数十位应聘者中初选出三位进行下一步的考核,其中包括来自费城的年轻姑娘安妮。
老板让他们在一天时间里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可是,什么事才最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呢?走出公司后,这几位推销员商量开了。一位说:“把产品卖给不需要的
,最能体现能力了,我决定向一位农夫推销复印机。”“这个主意太
了!那我就去找一位渔民,把复印机卖给他。”另一位应聘者兴奋地说。安妮说:“这太难了!我还是选择做容易点的事
吧!”
第二天一早,老板召见了这三位应聘者:“你们都做了什么最能体现能力的事?”
“我死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