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3/6)
今的这种环境下,即使是自己想当一名好官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目前我只想自保,我想不到自己花钱请客去办公家的事
,结果还是会被
恶意中伤。小李,其它的我不多说了,谢谢你。”
她轻声地道:“我知道了。”
我本来想问她有什么需要没有的,但是我忽然觉得那样很虚伪。我心里在想:如果她今后需要我帮什么忙的话,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尽量去帮她。
希望她能够感受到我对她的这份信任。
李倩的工作效率很高,第二天她就给我回复了,“冯市长,我想当面给您汇报况。”
我让她直接到我的办公室来。
我不想在外边的地方和她单独见面,如今上江市确实是暗汹涌,我不想另生事端。李倩是我介绍到上江市来工作的,她到我办公室来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别
不会由此去多想什么
她来了后我也没有让她去坐会客区,而是直接请她坐到我办公桌的对面。这个位子是下属来向我汇报工作时候常坐的地方。
秘书小徐进来给她泡了一杯茶,然后离开。这是秘书的工作之一,现在他对自己该做的事越来越娴熟了。
对自己的这位秘书,我还是很满意的。他很少话,而且写的东西越来越让我感到满意。这主要还是他喜欢学习的缘故。随着他跟着我的时间越久,他越来越能够适应和跟上我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我的讲话风格。
作为常务副市长,我会经常地在各种会议上讲话。讲话不是发言,按照官场上的规矩,领导在一些正式场合的讲话是应该有讲话稿的,而替领导起
讲话稿的也就是秘书的工作了。
我的讲话风格和其他的领导不大一样。
一般领导的讲话都是千篇一律,大多都是三个部分:先是要强调意义有多重大,这部分标题就是“高度重视的意义”;接下去就是讲形势,从金融危机、信贷政策一直讲到本地企业转型升级,该部分的标题往往是“认清的形式”;最后就是措施,“狠抓落实突出”如此等等。
像这样的讲话稿,即使是把几年前的调出来,起码都还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能回收利用。反正怎么换,也都是换汤不换药。
其实很多领导在生活和常工作中也很风趣幽默,很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可是一上台,他说的话就不得不抹去其个
特色,和职位相称。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说了句稍过火的话,就会有很多
议论,甚至被做文章。这样的环境,也
得领导宁愿讲些空话,以免出错。
还有就是,官场上有一类,他们只动嘴皮子,点到为止,知道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要提;或者专说些内容模棱两可、不得罪
的话;处理问题的时候,都是用“再研究研究”、“我们在调查处理中”等应付;凡碰到根本
问题,不随便发表意见,也不承担相应责任。我们称之为官场上的“聪明
”。这类
在当今的官场上大行其道,于是讲空话套话成了习以为常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
我不想这样。不是刻意地要去标新立异,而是我很反感那样的讲话内容。从我在省招办的时候开始就这样,每次的讲话都只讲实质的东西。
其实我很讨厌会议,很多事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电话或者现场办公的方式解决的,而且效果会更好。现在是会议一坐下来就全部是假大空,花费了时间而且还解决不了问题。
我不在乎别在这个问题上怎么看我,这不是原则问题,而是一个
的风格问题。
小徐已经习惯了我的讲话模式。开始的时候他也是把我的讲话稿搞成那样的格式,结果被我改得一塌糊涂。现在,他甚至习惯于用我惯用的语气写讲话稿了,而且也能够习惯于我惯用的思维模式。
我喜欢使用数据,特别是在财政和税收的问题上。我认为数据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而且讲出来也是一目了然。我的记忆力较好,在讲话的时候经常脱稿随讲出一串串的数据来,甚至可以把那些数据
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
其实下面的对这样的讲话方式是非常欢迎的,不过我也知道有些
还是会在背后讲我的闲话。比如我就听小徐私底下对我讲过,说有
在背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故意出风
,是故意卖弄自己的水平什么的。
我都只是付之一笑,而且我还告诉他说:“一个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出不出风
不是在这样的事
上。小徐,你认为我平
里为
处世很高调吗?”
他笑着摇道:“不。您非常低调。”
我顿时就笑,“这不就得了。”
确实也是,一个不被别
在背后议论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得看那些
议论的是自己什么样的事
。
而此刻,我必须马上要弄清楚的事就非常重要了,这件事
关乎我今后的安全。不是
身方面的安全,而是自己未来的前途。
所以,当李倩坐到我面前的时候我顿时就有些紧张起来了,还有一种期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