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5/6)
府的工作多加支持。
他们的表态都非常的好。当然,我心里是明白的,到时候如果政府方面真的要贷款的话,还是必须得向他们提供齐全的资料。不过银行本身就是国家的,所以政府的贷款项目往往不会那么的严格,认为的作因素占了很大的方面。
吃完饭后我分别给几位副市长打了个电话,询问他们手上重点工作的开展况。我给朱市长打电话的时候主要问及到的是市
民医院的设计进展
况,以及医大疗养院项目的立项进度。她回答说目前这两个项目的进展都比较顺利。随后我又问了她市第一中学与省里面重点中学合作项目的进展
况。
这个项目后来没有通过我出面,是朱市长带着市教委的一起去与省教委协调,后来一家省教委直属的重点中学同意与我方合办高中部。这件事
办得很漂亮,我们上江市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夸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由于上江市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高中教育的巨大瓶颈,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都跑到省城的重点高中去就读,而高中教育的瓶颈是每个地方共同的问题,这就省城里面的重点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办了分校后还是不能解决每年来自各个县市学生的就读要求,虽然赞助费收到了每个学生近五万块也依然阻止不了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梦想。
记得我在当省招办主任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朋友拜托我帮忙给他的孩子拿一个重点中学就读的指标,其实我与那所学校的校长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后来那位校长还算是比较给我的面子,他在他们的分校给了我一个名额,赞助费却一分钱没有减免。当时那位校长对我说:“冯主任,没办法啊,我们学校本部必须要满足每年联招的生源,凡是没有上联招线的学生都只能去分校就读。本来我应该看在你的面子上减免一部分赞助费的,但是每年来找我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敢开这个
子啊。”
当时我也没有说什么,而且还不住向他道谢。我知道他讲的是实话,每年他们在招生的时候都会面临许多痛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各个县市高中教育的瓶颈造成的。
后来那位校长还专门请我吃了顿饭,在酒桌上他不住向我道歉,同时也请我理解。其实我是知道的,他已经非常给我面子了,因为作为中学校长来讲,他们也不敢得罪我这个省招办主任。毕竟高中最重视的大学的升学率,特别是考重点大学的考生比例,这将直接决定这所学校受重视的程度。
当时我不住地说“理解”,同时还与那位校长开了一个玩笑,“你们学校每年收那么多钱,怎么花得完啊?”
那位校长苦笑着摇道:“是啊,一年收几千万,这笔钱又不敢拿来发奖金,反而成了负担了。”
当时我们就大笑。
其实我是知道的,他们所收的钱有一部分上缴到了省教委,修分校花费了不少,然后对教师的福利也有所考虑,只不过正如那位校长说的那样,他们确实不敢给教师们发太多,因为这不符合有关的规定。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我才想到与省里面某所中学合办高中部的事。他们有名气,而名气就是生源。此外他们还很有钱。
我们这样做对当地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本地的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升高中不再困难,而且也用不着那么多的赞助费。
所以,当我听到朱市长说这件事进展顺利的消息后心里很是高兴。不过我还是又吩咐了几句,让她一定要注意协调好这件事
的方方面面,千万不要出任何的问题。
她连声答应着。
其实我对她的工作还是比较放心的。她这个虽然在工作的创新
差了一些,但是对手上的工作却非常的认真、仔细。她是
同志,细心、耐烦心强是她的特点。
林易办给我的事
我还是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最后我还是决定等我从国外回来后再说。
在给每位副市长打完了电话之后,我去洗了个澡,然后才开始给洪雅打电话。此时,我的内心里面已经处于一种激动后的平静。在给几位副市长打电话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一定要去洗完澡后才给洪雅打电话,因为我认为这是对她的一种尊重。即使她不知道,即使她看不见我。
电话通了,但是她那边没有说话。
我轻声地问道:“是洪雅吗?”
终于地,我听到了她的声音,“嗯。”
她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可是我却忽然觉得她的声音是那么的陌生,所以我禁不住地就又问了她一句,轻声地,“你真的是洪雅吗?”
她的声音加重了一些,“嗯。我是。冯笑”
我的心在这一瞬间骤然地激动了起来,“洪雅,我是冯笑。我已经买好了机票了,后天就出发。我们马上就可以见面了。”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还以为你早就把我给忘记了呢。”
我急忙地道:“怎么会。怎么会呢?”
她说:“如果我不给林姐通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