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防空!防空!(2/3)
种武器的研发和生产,根据他的估计,gsp-甲型高炮还可以存活至少二十年时间,只要不是
气式飞机出现,以螺旋桨战斗机而言,这种高
炮理论上都可以将其击落。
从gsp-乙型高炮开始,就是真正的高
炮了,
径从12.7毫米升到2o毫米,倍径达到1oo,使其能够轻松把炮弹
到5ooo米的高空。当德军的容克二型战斗机自以为飞到5ooo米的最高升限觉得安全时,就会被gsp-乙型高
炮击落reds();重生之夫君可欺。
而gsp-乙型高炮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当他平
时,可以在一公里内击穿3o毫米厚的中华特种钢,也就是说可以轻松击穿t23、t25这两款坦克,甚至击穿德军最新的克虏伯三型坦克的正面装甲都没问题。
平时的gsp-乙型高
炮,就是一门反坦克炮,当然能反坦克,也就能像加农炮那样作为步兵攻坚火力使用。
5ooo米高,并不能满足中华帝*方,尤其是李卫国很清楚,历史上的一战中后期,各国的战斗机升限普遍达到8ooo米以上。
当gsp-乙型高炮投
战场后,势必会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他们会加快研发战斗机的升限,使其提高至5ooo米以上空域,避免平飞时就被击落。
这一定会刺激各国加快速度研发升限高的战斗机,说不定会突历史限制,直接从8ooo米高空升限到一万米高空。
这些都极有可能,所以李卫国自然要未雨绸缪。
针对李卫国的警告,皇家兵工厂便在前两款高炮的基础上,又推出了gsp-丙型和gsp-丁型高
炮。
其中gsp-丙型高炮为37毫米
径,战斗全重265o公斤,采用双联装设计,炮身长274o毫米,身管长2315毫米,使用1.5公斤榴弹时初速85o米每秒,使用1.45公斤穿甲弹时,初速88o米每秒,最大
程85oo米,有效斜距35oo米,有效
高3ooo米,高低
界为-1o度至85度,带有旋转底盘,可36o度全方位
击。
85oo米高度,这是李卫国预先做出的规定,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各国的战斗机最大升限应该到8ooo米左右就到顶了,至于一万米高度,虽然有可能,但是可能不高,毕竟一万米的高空空气稀薄,并不适合现在的果奔战斗机,对飞行员要求太高,一般不太可能。
所以,85oo米的高,是一个分水岭,除非欧美各*方提前研发出高空供氧系统,否则很难飞到85oo米以上。
gsp-丁型高炮,实际上就是在gsp-丙型高
炮的基础上,实现4联装并联,即四个枪管同时
击,火力凶猛。
另外还有两款高炮,gsp-戊型和gsp-己型,前者是2o毫米
径,基本配置跟gsp-乙型高
炮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是车载,使用4x4
式战车搭载,机动
高,可以跟随步兵进行机动防空。
后者是37毫米径,因为高
炮重量大,弹药重量也不轻,
式战车携带不方便,因此改为履带式,高
炮的结构基本上沿用gsp丙型或者丁型,不同之处就是有双联装和四联装之分,双联装携带弹药少一些,速度略快一些,四联装携带弹药多一些,速度略慢一些。
实际上对于t25型坦克的底盘而言,双联装和四联装的速度基本上差不多,后来经过中华帝*方实战检验后,统一改成了双联装,在战场上当重型反坦克战车使用,效果反而比防空好得多。
最后便是两款海军型防空高炮。
因为海军有着巨大的舰体和载重能力,所以海军型防空高炮的体型就可以比较大了。
海军型的高炮只有2o毫米
径和37毫米
径两种,整体配置跟6军各型差不多,但并联程度高出6军型很多,清一色的四联装reds();重生之邻家竹马。
实际上,李卫国也命皇家兵工厂开发了密集阵,不过考虑到海军暂时用不上这种大杀器,所以只是停留在图纸阶段,没有实际研发。
当然,根本原因是李卫国不想让其他国家都知道中华帝国把防空都安装到海军战舰上了,如果被各国发现后,各国海军势必跟风,加强各国海军战舰的防空能力,这不符合李卫国的战略计划。
在李卫国看来,欧美各国的海军最好一直忽视战舰防空,只有这样,中华帝国空军将来突袭他们的海军战舰时,才会拥有更强的攻击力和战术效果。
甚至在海战关键时刻,中华帝国空军突然出动,敌方海军缺乏防空能力,结果必然是被虐出翔来,甚至可以令中华帝国海军取得决定胜利。
因此基于这种考虑,李卫国不太愿意把防空武器部署到战舰上去。
这或许就是每一个领导者的想法吧!
历史上英国海军在一战中就建成了航空母舰,这表明英国领导非常清楚航空母舰的作用,否则谁闲的没事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