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资料大全·三国骑兵的行头和马的种类(2/2)

养马学上称为马的悍威。由于马的经活动类型不同,所以悍威的表现也不同。

烈悍:经活动属强而不平衡型。对外界刺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是中国史载‘观亮故宅‘第一。他曾亲眼见过‘损益连弩‘是不容置疑的。刘弘在‘观亮故宅‘时却有‘物应机,大器无方,通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之祗,岂?何思之,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则非般模,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记》)的感叹。

宋代《玉海》卷一五十《唐静塞弩》条说:张云《咸通解围录》:南蛮有执旗者傅城发静塞弩,贯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此资料说的是唐时西南民族中还在使用一种弩,当地百姓叫他摧山弩,据说就是当年的诸葛连弩。唐宋时期,西南民族中涉及诸葛亮的类似传说甚多,可信度较差。

从以上文献中可初步受到以下六点启发:1,诸葛亮曾创制了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2,陈寿给诸葛连弩定了一个,即‘损益‘。后面本文将进一步讨论此问题。3,马均为著名科学家(曾改进前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曾再次发明已失传的指南车、发明翻水车),当他看见诸葛连弩时,首先是大赞其‘巧‘,可见它与以前的连弩实有大别,其次是认为还可演进为连发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项,让他试验并推广,结果未引起重视。这就为后研制诸葛连弩提供了极重要的线索。4,傅玄(217——278)为魏末晋初的的著名思想家,官至荼骑常侍,封子爵。他认为,‘马氏所欲作者,国之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从侧面可看到对诸葛连弩的高度评价。5,傅玄还认为:‘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对朝廷未能批准马均立项,重新研制诸葛连弩感到非常遗憾,甚至非常气愤。这或许是诸葛连弩在诸葛亮身后不久就失传的主要原因。6,刘弘身为大将军,对兵器非常熟知。弩机的发功能由二矢齐发,到三矢齐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量的变化,无质的飞跃。从战国至晋,二矢或三矢齐发连弩已广泛使用了几百年,刘弘应为司空见惯。而刘弘看见诸葛连弩时,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称其为‘弩‘。这说明诸葛连弩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