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九章 时间的力量(2/2)
这儿提出一些思路,大家都可以据此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判断。
 首先第一点,关于‘史前文明’是否存在,执着于所谓的‘欧帕兹’其实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做法:因为很多研究和观测都已经证明,
类文明的绝大多数产物,其实在时间面前都异乎寻常的脆弱——如果不是全部产物的话。 
 只消看一看我们现今的文明社会,周遭的一切,似乎都带有
类活动的
刻印记,从城市到乡村,
类文明的存在痕迹随处可见:大到拦截江河的混凝土水坝,小到掉落荒野泥土中的螺母,这很容易让
产生一种印象,就是哪怕
类文明突然消失,也必定会有后来者发现这一些‘遗迹’、从而推断出地球上曾经存在有‘
类文明’这么一段历史。 
关于这种设想,其实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个文明并未消失太久’”。
“‘并未消失太久’……弗拉基米尔,那这到底是要‘多久’呢?”
一直在用心聆听新结识的男友说话,陪坐在侧的索菲亚*柯察金娜用一双浅绿色的眼瞳看着普金,挺默契的跟着问了一句。
 “苏菲,严格的讲,我没法给出确切的时间,但是一般
的描述还是可以的。” 
 听到
友的追问、或者说是一种引导语言的恰当
言,表
认真的弗拉基米尔*普金与美丽的
友回望片刻,说出来的话也是对着索菲亚;当然对
格内向的研究员来说,这样一种
感显露的时刻也是稍纵即逝,他随即就给出了“文明的痕迹多久才会消失”的阐述: 
 “唔,这么说吧,就拿我们
类文明作为一个观测实例。 
 假如从现在开始,地球上的
类突然间全部消失无踪,那么在经过一百年以后,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将很难发现
类文明存在过的证据;在经过一万年之后,除去极少数特殊地点,比如
旱无风的荒漠岩
、或者结构稳定的冰封山川,
类文明曾经产生过的绝大部分物质都会土崩瓦解、消散无踪;而再把尺度放宽一些,经过了上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之后,整个星球的面貌已经会完全被自然界的力量改
换面,哪怕是专门设计用来保留文明火种、或者只是想要留下一些证据的
妙结构,绝大多数
况下,也难以逃脱分崩离析的最终命运。 
总体上讲,任何文明留存的建筑、地貌、制成品乃至所有的一切,都无从逃避漫长时间的磨蚀消融;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无论水泥、金属还是塑料,哪怕最稳定的物质也会逐渐分解、散失,从而失去原本的样貌,湮没在周遭环境之中。
不过这种判断,当然也有另一方面的反证:即使经过时间长河的磨砺,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在严苛的环境中留存下来。
 比如金、铂等惰
金属的制成品,就是一种很好的保存实例。 
 如果
类文明就此消亡,那么保存在某些地方的黄金制品,应该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原貌。如果周遭环境适宜,金、铂等制品的保存期限,理论上甚至可以达到无限长。另外,即使物质本身容易被
坏,但是碰巧环境适宜、不存在令其溃灭的条件,那么这些物质的保存期限也可以突
一般
形,有时候也会长的令
难以置信。 
总而言之,对于所谓‘欧帕兹’的探寻,为什么说它本身意义不大?
 因为对‘欧帕兹’的探寻,本质上就是一种概率般的随机行为,如果我们能找到某种年代久远的存在、同时也必定是文明产物的东西,那么就可以肯定‘史前文明’的存在;但是反过来就很无趣,像现在这样,
类在考古方面暂时还一无所获,连一件可靠的‘欧帕兹’都没找到,却无法据此认定‘史前文明’就不存在:因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断定,‘欧帕兹’究竟是本来就没有,还是仅仅没能被
类活动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