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以身试毒(2/3)
的免疫系统不一样,比如说B病毒能在248号猴子体内存活,但对
体来说B病毒是致死病毒,而蝠猴2号病毒里面就有一段B病毒的基因,这也意味着疫苗对猴子安全有效,但对
来说,很可能也是致死的。
想想50%的死亡率啊,不管是灭活还是减毒,都有可能让死亡。
“下个阶段怎么做临床?”
杨顺召开会议,这次从CDC派来的专家团队达到24,包括CFDA的官员,药物学的资
风险评估师,卫生部专员,国家智囊团代表。
有建议:“还是按照常规来吧。”
常规就是做多组动物实验,用大量实验数据来推测危险程度,接着招募志愿者,签署免责协议,一点点试验剂量,时刻检测,最后推算出对体最安全的剂量。
问题是,这么高的死亡率,谁愿意当志愿者?
死刑犯?
还是亡命徒?
亦或是,为了钱不要命的志愿者?
光是处理手续,每个环节都要耽搁几天,这个疫苗别想半年内做出来。
杨顺否定了这个建议,说道:“常规太慢,谁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法?”
卫生部官员建议道:“我们想办法让军方找死刑犯吧,只有这样才够稳妥。”
杨顺反问:“如果死刑犯不配合,或者故意错误引导临床结果,怎么办?我们能指望死刑犯良心发现?”
卫生部官员耸耸肩,摊手表示不知道。
风险评估师问道:“高价招募志愿者可以吗?”
杨顺道:“病毒致死率太高,什么是易感染
群我们都不知道,高价招募的志愿者不一定能代表全部的
,万一志愿者都是那些想用命换钱留给子孙后代的羸弱老者,就会让样本的结论偏弱,不具备普遍
,将来对青壮年就不利。”
大家都听明白这个道理,一直在旁听的部队长官主动说道:“这种事还是给我们部队吧,我们的战士不怕牺牲,你们要多少志愿者,我们都能提供。”
众肃然起敬,但战士们的生命不应该这么白白牺牲,
和勇气可嘉,但不可取。
杨顺也摆手道:“还是刚才的理由,战士们的身体素质比普通强得多,也不具有代表
,青壮年战士不一定是易感染
群……”
“我是易感染群!”
一打断杨顺,所有
都看过去,辛笛认真说道:“我和普通宅男一样,不
运动,缺乏锻炼,平常经常得个感冒发烧嗓子疼发炎什么的,我就是最容易感染的
,而且我也比死刑犯更懂科研配合,这个疫苗,我第一个打。”
“你疯了?”
“辛教授,你别说傻话!”
“这不是开玩笑的!”
几个关系好的研究员都在低声劝辛笛,CFDA和卫生部官员,还有智囊团秘书,以及杨顺等,全都在看着辛笛。
其他的劝说没有效,辛笛说道:“别劝了,就是我。我们都是做药物研究的,应该比谁都清楚,我们耽误不起时间,我这就去取248号血清。”
“别去!”
CFDA官员连忙拦下他,焦急说道:“辛教授,你是研发者,不要涉险,你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旁边几也在给杨顺使眼色,希望杨顺说话,制止住辛笛的疯狂念
,但杨顺只是摸着下
,面无表
,一句话都没有说。
辛笛笑了笑,看着四周,那些年长的发花白的院士,那些研究时间比他年龄还长的生化教授,那些忧国忧民的官员和军
。
还有杨顺,这个他最崇拜的,辛笛觉得能认识杨顺是他的荣幸,如果能为杨顺的科研献身,他觉得值得。
辛笛轻叹一声,说道:“我很崇敬陶琪敏教授,她去世后,我们用大医诚,永垂千古来形容她。陶教授研发出我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当时国内买不起大猩猩,她决定在自己身上直接注
,她都能做,为什么我不行?”
CFDA官员急了:“可是乙肝和蝠猴病毒能相提并论吗?得了乙肝不会死,感染了蝠猴病毒,50%的死亡率……”
辛笛反问:“我们现在是知道得了乙肝不会立刻死,但是在当时,谁知道?”
没可以回答,1975年基础科学一塌糊涂,乙肝疫苗在
们看来,其实比蝠猴病毒也好不到哪里去,肝硬化,肝腹水,活不了几年。
辛笛说道:“我还很崇拜另一位教授,里-马歇尔医生,他也是我们华夏工程院的外籍院士,大家都不陌生吧?”
众点
,这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在31岁时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提出了胃溃疡的假说,但遭到主流科学家和医生们的集体嘲笑,没
相信他。
辛笛说道:“马歇尔提出假说后,没相信他,而且他的动物实验失败,缺少
体实验对象,没有死刑犯,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