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微服(一)(3/3)

坦克,发动机舱盖上堆满了打好包的商品,炮塔顶上还端端正正的放着一辆崭新的婴儿推车。。。。

那些坦克手现在成了黎街最出风的家伙,只要上级批准,他们就可以以城市驾驶训练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开着那些坦克在黎街招摇过市。不过对此不但没有什么不满的表示,而且好像还挺乐意看到这种漂亮的坦克在街晃来晃去,他们已经把它当成了一种街装饰或者黎一景看待了。

徐峻对于德国官兵在黎消费并没有什么看法,说实话他还挺支持这种活动,因为这可以拉近两国民的距离的一种方式。

他对德军消费的唯一规定就是,无论任何都必须遵照这里的商业规则,而且必须用现金易。

徐峻非常清楚在他那个时空德军犯下的愚蠢错误,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他的时空,德军同样疯狂的在法国购物,由于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号,德国商店里货物品种少的可怜,而且很多商品被挂上了奢侈品的标签而失去了被普通顾客购买的机会。就连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都被严格的控制消费,那些东西虽然质量可靠,但是大多式样陈旧功能单一,而且价格也昂贵。

现在到了物资相对充裕的低地国家,早饿疯了的德国还有什么客气的,他们执着的购买着一切在德国买不到的商品。这些东西在德国就算再多的钱他们也买不到,况且很多东西不是他们这些下级官兵所能购买的,现在有了这种机会,哪里可以放过。

德国购物大军和他们的装甲大军一样横扫披靡,就像蝗虫过境一般把各种商铺的货架一扫而空。这原本不是一件坏事,德国非常慷慨,他们不会为了价格之上的问题纠缠不清,注重荣誉和军纪的德**非常老实,和法国老板之间只有非常单纯的店主和顾客的关系。法国商铺虽然被买空了存货,但是这是非常单纯的商业行为,买卖公平,没有会为此受到损失。

但是,在徐峻那个时空,法国却被德国搞得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德国的确付了钱,但是那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堆德军军票。

军票是什么东西,想必懂军事经济的读者都清楚。德国当时的国力并没有拮据到必须发布军票的地步,但是,希特勒还是这样了。

在占领区使用军票是一种经济侵略,这些毫无价值的印刷品将对流通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这些军票只有战争结束之后才能从发行国那里兑换成流通货币,持有军票的商基本把命运捆绑在了发行国的战车上,因为只有发行国胜利,这些军票才有价值,如果发行国失败,这些军票也就和废纸没有什么两样了。

在徐峻原来的时空,被占领国的商们被这些军票搞得倾家产,他们的商品被换成了一堆堆花花绿绿的军票,而他们却不能用这种军票去向供货方进货。货物进的越多意味着手里积压的军票也会越多,以至于很多法国商都不再进会让德国感兴趣的货物,或者索让货架就这样空着。商业的停滞随后就引发了生产行业的崩溃,大量的工厂被迫停产,员被辞退。大量的失业员意味着购买力的下降,商业环境更为恶化,随后就进了可怕的恶循环,欧洲的经济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可以说,使用军票是类发明的最野蛮最**的掠夺行为之一。

而且,军票的危害并不会只存在于被占领国身上,由于无限制无计划的发行,整个经济体系将受到严重坏,发行国必定会尝到这种短视愚行的苦果,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当然,熟悉这段历史的徐峻当然不会让这一幕在现在这个时空发生。现在德**可是真金白银的买东西,手里攥的全是崭新的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面对这种顾客,法国老板们全都赚钱赚得乐得合不拢嘴,商业活动非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向着蓬勃发展趋势发展着。

徐峻相信,虽然短时期内大量的德国资金流进了被占领区,但是用不了多久,德国必定能够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徐峻带着魏尔勒和伦道夫悠闲的顺着大街向着赛纳河边走去,按照原先打听好的地址,那家让徐峻充满期待的中国餐馆就开在赛纳河边的一条餐饮街上。

于是,三个胆大包天的侵略者在温暖的阳光下一边观赏着街道两旁的繁荣景象,一边昂首阔步的向着目的地前进。

公告,书友建立复活五群。群号15929148,群名:复活大本营。

想要加群组讨论的敬请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