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十六章 遭遇(下)(1/2)

伊60是一条远洋潜艇,拥有一万海里航程和对应的自持能力,这得力于她庞大的吨位体积,水下排水量达到了两千三百吨,几乎是u106的两倍,而长度却只比对方多出了二十五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但伊60号的航海能,无论是航程航速还是潜水度,都不如个比她小上几圈的德国表亲。

归根结底还是本的技术积累不足,本并没能吃透德国的设计髓,又或者那位泽赫尔博士当年在那里暗中留了一手,这种事也未必不会发生,不过想以德国工程师的那种高傲,应该还不屑于这样去做吧。

别看德国一战输得这样惨,但是在亚洲面前,他们依然抱着一种特别的优越感,因为再如何落魄,他们依旧是骄傲的耳曼

话说本的潜艇总算是脱离了霍兰潜艇的影响,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有能力自行设计与制造潜艇的国家。要知道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潜艇制造依旧是少数几个国家才能掌握的尖端技术。

早先联合舰队里只有几条霍兰潜艇,水兵都是潜水战队自己训练的。如今本有了先进的国产潜艇,早期这种训练模式也就变的不再适用了。

当时本海军内部的“飞机与潜艇特别调查委员会”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本必须尽快培训出能够作新型潜艇的海军官兵,否则以后就算造出潜艇,海军也将无可用。

于是建立起一座正规的潜艇乘员培训学校,就此被列了海军省当年的议事程里。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一九年,一个叫做海军潜艇学校筹备委员会的机构在吴港镇守府成立了。

当时正值大正时代初期,本海军正在全力构建所谓的“八六舰队”(拥有八条战列舰与六条战巡),资金都投舰艇建造上了,以至于陆上设施的构建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上。员培训再如何重要,总重要不过船台上的大舰巨炮吧。

结果本海军的第一座正规潜艇船员培训学校“本海军潜水学校”,被安排在了一条已经接近退役的旧军舰上。那就是本海军著名的“三景舰”之一,防护巡洋舰【严岛】号。

所谓的“三景舰”就是本海军当年为了对抗北洋水师的主力战列舰【镇远】和【定远】而特别建造的三条巡洋舰,搭载有一门可以击穿定镇两舰主装甲的三百二十毫米加农炮,实际在“甲午海战”中因为这门炮的速太慢,而且转向瞄准困难,除了听个响鼓舞一下士气之外,基本没有派上任何作用。

而且为了安装那门重炮,设计中削弱了船体装甲,结果在本海军内部被戏称为“手持利刃的体战士”,成为官兵的一个笑谈。甲午一战之后,这两条船被重新划分为二等巡洋舰,此后参加了镇压义和团的行动以及俄对马海战,到了一九一二年时,这两条老船被降级为二等海防舰,只接受了一些近海巡逻工作,再也没有执行过任何作战任务。

【严岛】号当时的船况最好,加上有足够的内部以及甲板空间,所以本海军决定把她废物利用起来,改装成了浮在水面上的潜艇兵学校。【严岛】号也从二等海防舰,再次转职成为海军“秘密军事船”。

这一就足足是三年,到了一九二一年,著名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签订了意图平衡各国海军实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在欧美列强的共同压力之下,本在条约上吃了暗亏,被迫停止了一批战舰的建造工程。

结果是海军手里多出了一笔闲钱,于是开始全面投海军陆上基础设施的建造之中。吴镇守府在海军火药实验室的西侧岸边划出了一块地,开始建造校舍和宿舍,作为新的海军潜水学校的驻所。

其实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严岛】号已经被划了退役战舰的名单,就为了能多凑出这四千三百吨的造舰份额出来,没有太多的选择。

从那时候起,本帝国海军潜水学校就在吴港扎下了根,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舰队输送潜水艇指挥官和作水兵,以及海军特种潜水员。

但是光在陆地上是无法训练出合格的舰艇作员的,必须要在真正的潜艇上实际作训练,于是本海军就在各个潜水战队里,挑选出状态优良的潜艇作为训练潜水舰。

伊60号如今就是这样一条训练潜艇,虽然她隶属于佐世保镇守府,但是因为刚经过一次全面大修,舰艇设备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正好用来承担训练任务。刚从海军修理厂出来,状态可不正是最优良么。

此时伊60号上面总共搭载着九十八名乘员,除了潜艇本身额定的六十三名士兵官佐之外,还有第二十八潜水战队司令官贵岛盛次海军中佐、战队参谋野村龙之助少佐,以及海军潜水学校的教官藤木武雄大尉以下三十三名海军潜水学校师生。

比额定数整整多出三十五出来,这种事在德国海军里几乎不可能出现,但在本帝国海军那里,却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练兵备战,本海军连“月月火水木金金”(本以“七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