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证人(2/3)
可是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或许可以一试。
如若不做最后的尝试,静慧师太就只能等待着生命最后的衰亡,这是让曾亲眼目睹了她行侠仗义的萧易安所无法接受的。
萧易安曾经幻想过,自己如果不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彩
生。
如有可能,她大概最希望自己是行走江湖的侠,仗剑江湖,快意
生,行侠仗义,扫尽天下不平之事,惩恶扬善,闯
江湖肆意而行,无问西东。
所以她对静慧师太未曾遁佛门的
生,有着许多的想象,又觉得有些佩服和憧憬。
前半生仗剑江湖,后半生青灯古佛,有过繁华和热闹的随意徜徉,也懂得孤寂静谧的滋味,一个过出了两段
生。
总觉得这样一个子,如果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遗憾可惜。
郭淮犹豫了一下,或许他也没想到永嘉郡主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自己的叔父虽然曾经是名震一时的物,却因为突如其来染上了疯癫症状,早就成为了世
眼中的笑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被
们所遗忘。
郭淮本想拒绝,他曾非常崇拜自己的叔父,并不想让别看到他平
里疯癫无状的模样。
可是他又多少能猜到些永嘉郡主的用意,又想到郡主也是为了治病与救,医者父母心,就不忍心拒绝了。
“好,请郡主随微臣来。”
郭淮答应后,清漪则立刻吩咐下去准备车驾,准备出行。
因为这趟是秘密出行,所以萧易安也没有带过多的护卫,以免惹注目,只带了清漪和陈序两
。
索连车夫也没带,由陈序充当这个驾车的
选。
反正他之前保护昭灵公主时也是熟门熟路的,对于车夫这一职责,算得上是老行当了。
郭淮说“先出城”,然后解释道:“叔父并不住在城内,在乡下的一处田庄里,所幸离这里并不远,今关城门前是赶得回来的。”
萧易安原先是以为,郭向明既然是郭家的子孙后裔,应该会住在城内医学世家的郭府中,偌大的府邸占据了足足半条街的长宽。
后来听郭淮这么一说,才想起对方早已经疯癫,对于大户家族而言,便就成了没用的。
郭家是再怎么说也是名声远扬,怎么会留这么一个疯子在府内贻笑大方呢,早早的打到了乡下的田庄里,给饭吃饿不死就行,省得眼不见心不烦。
坐着马车,约么过了一个时辰,在郭淮的指路下来到了一片乡下的田庄。
顺着直行,又走了一盏茶时间,当先映眼帘的,便是间青砖灰瓦的院子。
“到了。”郭淮提醒驾车的后,又对萧易安道:“郡主,此处便是叔父所住的地方。”
行了这一路,萧易安只看到了扛着锄的庄稼汉,还真没想到此处竟然有所僻静的院子,虽然小巧,但是看起来环境幽雅,倒是一个疗养的好去处。
郭淮敲了敲门后,有个中年应声开了门。
从门影中闪现出来的时候,看得出右脚有些笨重,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行动并不灵活。
他是认识郭淮的,可是看到还跟着其他不认识的,目光便一直打转,就有些不敢开门放进来了。
他为难的道:“三少爷,这里是不能随便带进来的,这您是应该知道的。”
“老管家,没事的,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此次前来只是想探望一下叔父,就算是族长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
郭淮顿了一顿,又补充说:“若是有回
怪罪下来,我前去解释就好,不关你的事,放心打开门吧。”
老管家想了想,三少爷甚少说谎,也绝非言而无信之,既然他说没事,应该就是真的没事。
于是不再拦着,打开门将一行放了进来。
从外面看起来这座小院还算是幽静,可是刚一踏,萧易安就觉得这里充满了沉闷忧烦的气息,稀稀疏疏的花
凌
的倒在泥土中,第一眼便是衰败的景象。
院中的花似乎甚少打理,放眼望去几乎找不到一株正常的
木,其余的风光也是,怎么看都带着颓废的感觉。
院落中,还飘着一子中药的苦味,更加增添出暗淡的色彩,仿佛嗅到了
生尽
的味道。
郭淮在前面带路,萧易安跟在他后面。
而清漪和陈序又在这两跟着,一边看,同时也在打量着院落中究竟是何等样貌。
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摇了摇,这样的院落可真是让
不想踏
,带着一种
森森的冷意,让
不自禁的想要离开。
萧易安皱着眉,看着眼前这黑黢黢的屋子,房外门窗紧闭,没有半分光亮,并不像是有居住的样子。
郭淮道:“叔父自从异常之后,常常胡言
语,根本不识得
,即便是像这样的白天也会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