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风疾(2/3)

名的那个温柔乡吗?”檀溪之来了兴趣,看向王兄道,“我在西秦时就听说过,不知里面到底是何景象。”

眼眸中透出几分好与期待,言下之意,就是让王兄带前自己去见识见识。

杨硕不禁阻拦道:“那温柔乡虽然声名远扬,引得不少文人雅士闻名前去,可终究还是秦楼楚馆,二王子年纪还小,不适合出入这等烟花之地。”

又对檀逸之说:“世子,现在咱们与前朝势力是盟友,可终究不是一条线上的朋友,他们想兴复前朝,恢复“陈”的国号,未必是真心实意的与我们合作,譬如昨晚的刺杀计划,就不曾提前告知我们。若是以后继续联手,恐怕会产生诸多分歧,还是小心为妙。”

二王子檀溪之道:“杨长史此言太过谨慎了,前朝不曾留下血脉,别说是皇子,连一个公主都没有。就算这群前朝的臣子想拥立一个人王帝主,可是没人能担此大任啊,名不正则言不顺,最终成不了大气候的。你说对吗,王兄?”

檀逸之看了他两人一眼,将手中的半块糕点放下,却未曾接话。

……

自从千秋节的宫宴之后,宁阳侯紫金光禄大夫萧廷就开始告病在家。

有传言说,他是患上了风疾之症,变得头晕目眩、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出现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已经无法正常行走,更无法上朝。

想到在宫宴那晚闹了刺客的事,再联系到萧廷胆小怕事的性格,许多人认为他是活活被吓出病来了,虽然有些同情但又不免觉得有些可笑。

日,皇上体恤臣下,特意派了御医前来医治。

许御医领命前来,大夫人已逝没有主母,嫡子萧仕在牢狱之中,嫡女萧玉茹和萧瑾绣还在金泉寺念经祈福,郑姨娘虽然得宠却也只是个妾室,更不用说她生的萧婉柔了。

算来算去长房内无人,萧易安身为永嘉郡主,自然免不了要和这些御医打交道。

萧易安道:“父亲的疾病来的甚是凶猛,才短短几天,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如今行动不便,清醒时常常脾气暴躁,大喊大叫,等会儿若有失礼之处,还望许御医见谅。”

萧易安本是未出嫁的闺阁女儿,不方便见外男,可是病者不避医,她又是永嘉郡主,朝廷的名号远胜于个人的身份,所以是个特例。

许御医是个半白胡子的医者,他捋着胡子道:“无妨,患了风疾之症的人就是如此,请容微臣先为萧侯爷把脉,视病情轻重如何,再下定夺。”

人转过游廊走至后宅,煎熬的药味充斥着整个房间。

“萧廷”躺在床榻上,嘴歪眼斜,双目无,口中还不住的流下涎水,活脱脱一副行将就木的状态,与平日里的模样宛若两人

以养病为由,房内的光线阴暗,再加上易容术的伪装,还有刻意挤歪五官的病因,连萧家人都被蒙混了过去,外人更是分辨不出什么。

许御医把脉过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对其道“请郡主借一步说话”。

走出门外后,他道:“侯爷的病情不轻呐,这饮食无节、恣酒纵欲、情绪起伏等,都是引起风疾的原因。怕是将来还会有痉挛抽搐等症状,须得好好调养才是,不宜太过操劳,不可烦心他事。”

萧易安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又轻叹一声,语气哀怨,“父亲患病后一直是我在病榻日夜侍奉,可是天不垂怜,这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阖府上下都为此担忧,若是父亲能康复,我宁愿一生吃素也无怨尤了。”

许御医见她的眼角犹有泪痕,心道这位郡主是个孝心可嘉的人,果真外界所传的美名不虚。

好心劝道:“容微臣说句实话,令尊病症非一日日所能医治,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郡主还是自己保重身体为要,不可太过伤悲,怒伤肝,悲损肺,于己大大的不利。

另外,萧侯爷需得好好休息,情绪不宜剧烈波动,更忌讳喜怒无常,费心劳力,怕是要告很长一段时间的病假了,这些都要多加注意,不然病情反复,恐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多谢许御医。”

萧易安侧目示意,身后的清漪呈上香囊,内装有两枚金裸子和一些金叶子,是奉送的谢礼。

这算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许御医也不曾谦让,同行跟着的药童欠身收下。

许御医还要回宫向皇上复命,不便久待,把完脉开完药方,便告辞回宫了。

人送走之后,清漪道:“这下子连御医都糊弄过去了,恐怕再没有人会怀疑这风疾之症是假的。”

她突然想到什么,捂嘴笑道,“只是可怜陈序了,要天天躺着扮一个病人,那副邋遢样子连他自己照了镜子都嫌弃。”

萧易安笑了笑,“没办法,只有他的内力足够高强,能将经脉弄的一片混乱,甚至可以骗过许多大夫和御医。不过,确实是辛苦他了。”

她将手中的帕子收起来,问道:“郑姨娘今日来探视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