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伶人(2/3)

子还能换回那些女子的清白和性命吗?”

这句话说的太过直白,以至于县令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浮现出尴尬的情

清漪不懂,所以直接加以讽刺,可是萧易安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这个还真怪不得县令,大燕的律法中有一条例令,就是被判死罪者,可以用钱财酌情减刑,最低三十万两起。

不过对于很多百姓而言,这笔钱都算得上是一笔天文数字,穷极一生也挣不到个零头,所以许多被判了死罪的穷凶极恶之徒只能认命。

可对于家境富裕的人家,譬如这次罗县富的罗家,虽然三十万两几乎掏空家底,但他们为了救罗显玉这个唯一的独子,还是能拼凑出来的。

所以如果罗家能拿得出三十万两,按大燕律法来讲的确可以免除罗显玉的死罪,其余的金家和崔家同理。

他们三个人加起来,这份“赎罪银”就是将近一百万两,就是罗县一百年的赋税怕是也到不了这个数字。

县令不仅升官有望,再稍微昧下一部分怕是他这辈子都能吃穿不愁了。

于公于私,县令都有道理可以赦免三人的死罪。

萧易安懂这其中的人情世故,所以不是直接高谈阔论的反驳,而是突然问了句,“我听说,县令大人有一位尚未及笄的千金,你对她视若珍宝,对吗?”

不聊案子,县令显然放松了些,擦了擦鼻尖上沁出来的汗珠。

“是,下官的女儿年纪尚幼,性子虽然活泼好动,可是琴棋书画一点都没落下,粗通文墨,出落的模样又好。下官和贱内成婚多年只有这一女,所以对她视若珍宝。”

清漪瞬间明白了自家小姐的意思,替她问出了下一句话。

“那敢问县令大人,如果这次遇害的女子中有令千金,你是否还放过这三个禽兽呢?”

县令的一张胖脸,顿时又涨得通红,憋憋屈屈地说出来,“这……这怎么能做此比喻……”

清漪说:“这有什么不能比喻的,你是罗县的父母官,既然受到百姓们的爱戴,自然应当爱民如子。将心比心的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女儿遭遇此害,你还会放过这三个罪大恶极的纨绔子弟吗?”

县令被这话堵住,还真换位思考了一下。

如果女儿被人糟蹋了,自己身为人父,肯定是将那人千刀万剐的心都有,哪里还会轻易的赦免他们的死罪。

萧易安见县令的脸色由红变青,由青变紫,接着又渐渐变红,后来慢慢恢复正常。

一开始是被气的,后来慢慢想通这其中的道理,气便消了。

于是她说:“律法可饶,可是天理难容。轻重是非,我想大人心中有数。”

县令的面色凝重,伸出了两只大胖手,顿时挡住自己的大半张脸,他施了一礼,正色道:“下官明白了。”

没过半天时间,县衙门口便贴出了对罗显玉,金乐,崔源三人日处以死刑的宣判,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百姓都拍手称快。

这富罗通来为其子求情,并且愿意将原有的“赎罪银”增加到五十万两,换取儿子的一条命。

可是县令不为所动,“你儿子犯的是滔天大罪,人共愤,假使饶恕了他,那被他残害的许多女子冤魂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你使出这些钱来不算什么,若是能让那些惨死的女子死而复生,那本官便放他一条生路!”

人死又怎么复生,罗通这个老父再怎么哀求,也只能被轰出府衙。

清漪看到这一幕,没有半分怜悯,反而唾弃的说:“谁让他平时不管教儿子的,一次次的纵容包庇,惹出大祸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么混账,早干什么去了!”

陈序赞同说:“罗显玉等人落到这个地步,他们的父母都逃不了管教不严之责。生而不养,还不如不生,胜过于养出了这么个禽兽祸害别人。”

这个消息被张贴出来之后,不仅在罗县的百姓口中议论,还流传到了周边的几个县。

“罗县三害”的臭名远扬,所以临县的人也甚是高兴,还有人组织起来在夜晚时分专门放了一场烟花,点亮夜空中的璀璨闪耀,庆祝此等盛事。

这样又过了三四日,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小姐,”萧易安正与子砚说话时,清漪忽的推开了门,“咱们要等的人来了。”

萧易安这些日子在客栈里与这些受害的女子住在一起,已经熟悉,对她们的情况更为了解。

先前那名印象最为深刻的年轻寡妇姓姜,叫子砚,而她那个被送往南越,至今下落不明的妹妹叫子墨,萧易安对她的坚韧心态较为欣赏,所以与她之间谈话的次数也是最多的。

骤然听到清漪带来的这个消息,萧易安面露喜色,从座位上站起,“走,去县衙。”

客栈与县衙的距离并不远,两人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

陈序还在外面盯着,说道:“县令刚才派人来传话,仍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