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反间(2/3)

汗,向大燕称臣,名分上等于统一了突厥,完成了一统江山的宏伟大志。

如果在这之前,他一定会兵去帮自己女儿和外孙。

可是现在,大燕都被西秦逼到绝境里了,眼看着亡国之祸就在眼前,哪里还能给予什么助力,并不能为母子两人带来什么援兵。

纵然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只能对其不管不问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现在西秦是立于不败之地,将如何对付大燕,或战或和,全在西秦统帅檀逸之的一念之间。

但是檀逸之暂时态度不明,尤其他对于大燕的再次求和置之不理,派去求和的使者不闻不问,没有强行驱赶,却也没有搭理。

即便是燕皇已经答应了他之前提出的求和条件,送城池送城池了,忍痛拟旨,他却也无动于衷。

这就让人的心里更加慌张,就像是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却迟迟不落下,也没有拿开的打算,没有让人心里犹不住战战兢兢,不住猜测持刀人心里的想法。

其实关于这点,檀逸之和萧易安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为燕皇慕容烈和齐王慕容晟的脾气实在是太符合了,性暴躁,行事阴鸷,不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最后一步,绝对不会认输。

现在就等着看,他们又想耍些什么花招。

西秦的人马休整的差不多了,由于金陵的战役结束,许多平民百姓们都纷纷闻讯回来,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园。

檀逸之还是遵守以前的承诺,不惊扰百姓,西秦的兵马仍旧就驻扎在城外,不打扰因为这场战争而被无辜牵连的人

无论朝代兴或衰,受到最大伤害的都是普通的无辜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王朝之下正是那些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构成的,成百上千的数万身躯才能够支撑起历史的浩瀚悠远。

正是因为檀逸之的一系列举措,才让民心渐渐的向他靠拢,贤名远播,与燕皇那样的民心尽失形成强烈反差。

无论是哪个行当的百姓又折返了回来,这座金陵城虽然还不如以前那样鼎盛繁华,车水马龙,但是已经逐渐变得有些鲜活的气息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城。

原先诺大的金陵城里面,只有几户人家会在傍晚时候升起炊烟,街道上荒无人烟,周边不乏是商斋店家,但是因为早就举家搬离,大门紧锁,看上去只有的阴森森的恐惧感觉。

幸好是西秦的兵马胜了,若是突厥人赢了,他们怕是不敢再回来的。

西秦的兵马休整完毕,但是因为楚王慕容旻的缘故,檀逸之又下令多休息了两天。

“五步散”的毒性很烈,哪怕只是抿了那么一小口,对身体的伤害同样是极大的。

跟别说慕容旻没怎么练过武,身子骨并不强健,又不会内功,根本抵御不了这种毒,所以据清漪所言,他会留下一些不可恢复的创伤。

譬如,双目失明,或者是手足残疾,又或者是下身瘫痪等等。

暂且还说不准,要看身体恢复的具体情况而言,而且现在他的毒性未清,根本没办法乱用药,否则很容易引药性相冲,危及生命。

至于那些不可避免的伤害,也只能等到之后再尽力医治。但是能不能治得好,这个清漪就不敢保证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比他平白丢了一条命要好。

燕皇根本没有告知楚王自己的计划,等于已经放弃了这个儿子,帝王家对于亲情便是这样弃之敝履,却又常常埋怨自己是孤家寡人

站在万人之上,又不敢将一颗心托付给别人,自然是高处不胜寒,纯属是自找苦吃。

眼见楚王的伤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又不能带着他一起上路。

萧易安便花重金买下了金陵城外的一处田院,安排楚王住进去养伤,让人继续好好照顾他,同时让自己的得力手下保护,隐瞒下他楚王的身份。

正当准备前往随州的时候,收到了一个极为有趣消息。

说来有些好笑,南越王赫连钰收到了大燕的求救。

同样是燕皇的旨意,承诺只要他能派出援兵,帮助大燕一起夹击西秦,事成之后,便将大燕的一半土地送给他。

而且南越从此可以不必再称王,可同以前一样继续称帝,与大燕两国并立。

同样南越王的一应规格礼制可以继续按照帝王的规制进行,不必再以亲王之名自称,更不必对大燕俯称臣。

谁能想得到上一任的南越王筹谋已久都想要做到的事情,结果计划执行了一半,还没有大举兴兵进犯,自己便中道崩卒了。

还没过半年,却被自己的儿子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毫无疑问,大燕开出这个条件还是很有诱惑的。

南越虽然是边陲小国,但是向来是自管自个儿,不受别人的约束,民风淳朴,百姓和睦,一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作风。

正因为如此,百姓都不愿意动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