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回程(2/3)

相貌俊朗,初入金陵时引得众人议论,沸沸扬扬。

还有人传言说,无相那温润如玉的俊秀容貌,连公主都在听他讲经时忍不住暗自倾心。

只是奈何皇权富贵,天差地别,两人被身份所阻碍,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天各一方,最终落得个阴阳两隔,终生难以相见。

后来有一位科考不中,多次落第的秀才,生活落魄,他为求温饱,将这个故事写成了话本,同时卖给了说书人和戏院。

为了力保故事的精性,所以避开真名,在许多情节上不免特意删改,增添了许多男痴女爱的佳话戏段,如公主和亲等等,写的跟真的一样。

这个话本大受欢迎,戏院和茶馆人满盈座,虽然没有采用真名,但是根据年代和名讳,大家都能猜的到所写的人物是谁。

之后传说广为流传,成为前朝皇宫内的一件野史轶事。

直到数百年后,仍旧以戏曲小调的形式流传在民间,至于真假已经不可考究,每次人们谈起这件事时,也无从考虑真假,只当做是一件风月趣闻。

当下的随州城内一片祥和,慕容烈已经被除去,他的残余势力尽数瓦解。

无论对于西秦那边,还是涂骥和玉娘这些前朝势力而言,又或者投降不久的大燕臣子,都是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无不觉得如释重负。

就连萧易安,因为血缘关系对他仅存那一点点的生父感情,都因为自己所受到的火铳的伤而冲散了。

如果不是那一僧一道的出现,她真的会没命了。

火铳的威力太大,这种火器远远不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的,连仅仅是被打中了手臂的玉娘,至今还在修养中,没有痊愈。

更别说不会武功的萧易安了,她的身体还要好好的恢复,才能下床走动。

这一段时间内,檀逸之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两人抛却了外面的流言蜚语,眼中只有彼此,感情迅升温,变得比原来还要腻歪。

玉娘受了伤,身边照顾她的人则是涂骥。

人好似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在面对着通缉追捕一同流浪,相依为命的时候,原来这么多年两人都没有变过,感情也没有变。

有些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经过邓巢一事,涂骥开始明白,前朝势力的许多人中,表面上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却并不是因为忠心君王,才想着扶持公主登上皇位。

如邓巢之流,是为了一己私欲,想要将这些当做自己青云直上的垫脚石。

等到他们将萧易安推上皇位之后,并不甘心只是待在一个安分守己的位置,还准备一齐架空她的权力,让她成为只能号施令的傀儡。

这种狼子野心,与慕容烈那种叛臣无异,而且比他更加卑鄙一些。

人心险恶,不分立场,哪怕是与自己同行的人也不得不提防,涂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对的。

玉娘则借此机会劝他不要固执己见,反正萧易安现在与檀逸之已经难以拆散,且两人的感情不是外人所能左右的。

将来继承皇位的孩子也一定是两人的血脉,既然新朝的血脉里一定有陈朝的一半,兴复不兴复陈朝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名义上的兴复就那么重要吗。

玉娘现在受着伤,没有了平日里的那份刚强果断,更是只剩下楚楚动人和娇媚柔弱。

涂骥吃软不吃硬,看到她这幅样子分外惹人怜惜,开始真的思考怀疑自己要兴复陈朝一事。

毕竟,连萧易安这个唯一的陈朝后人都不愿意登上女帝之位,那么自己一意孤行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强行的逼迫和威胁,只能引起仇恨。

涂骥与邓巢不一样,他是真的忠心,这和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忠良之家有关系,自小收到的影响就是如此。

君臣有别,如果最终要走到一个与萧易安决裂的地步,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

之前受到了邓巢花言巧语的挑拨,他这种闷脾气很容易被人利用,幸好现在醒悟的较为及时。

所以在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以及玉娘再三的劝诫之后,涂骥决定还是搁置原先的计划,暂且先不将西秦视为敌对的一方。

如果檀逸之敢对因为身世的原因,与萧易安生出了嫌隙,那再动手不迟。

他不知道的是,对于萧易安陈朝公主的真实身份,檀逸之知道的远远比他还要早。

一切变得风平浪静,在邓巢被处决死之后,传播流言的力量渐渐消散了,那些藏在幕后的人树倒猢狲散,立刻逃之夭夭。

百姓们虽然差不多知道了这件传闻,但是只有一阵的新鲜劲儿,不可能日日传,月月传,年年传。

更不可能整天口中就念着这件事,所以传来了这段时间,在平民百姓中间的舆论已经渐渐消散了,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情

萧易安的伤势就在这段时间,慢慢养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