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虚虚实实(1/2)
(谢谢书友天空幻想狂1oo起点币的打赏,再次求收藏推荐啦!)
听闻朱大光要出城作战之时,幽州州牧刘源昌差点没给朱大光跪下,他动之以,晓之以理地论述了幽州城没有了朱大光会如何如何,却被朱大光轻轻一句话抵了回去:“州牧大
,你只是管民政的,管不到军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我作为幽州城职位最高的军官,有权决定是否出击。”
刘源昌被这一句话噎得两眼翻白,对于这般坚决的朱大光,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谁叫为君者最忌讳文官和武官勾结呢?于是太祖在建国之初,便把军政分了开来,算是比较好地杜绝了这个隐患。
见朱大光不听劝阻,率领两千余骑绝尘而去,追上了禁军的步伐,气得刘源昌脸色一阵铁青。好在朱大光也算是明白,把五万多边军和近五万辅兵留在了幽州城,不然刘源昌肯定要骂娘了。
刘源昌见朱大光没有回转的心思,也不敢打开城门多久。听得王韶说外面还有残余的游牧骑兵,刘源昌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听得后面吊桥升起,城门紧闭的声音,朱大光苦笑地叹了叹气,追上了王韶,却没有说话。王韶跟他相处这两天,已经知道他朱大光这个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虽然没有读过书,亦不识字,却自有一
豪气,这让王韶与他真的是以心相
,惺惺相惜。
此刻见他如此落寞,王韶劝道:“朱将军,这世上多是目光短浅之,也不必太过于介怀。陛下有一句话说得好啊,若是汉
都团结起来,又岂会畏惧什么契丹?我汉
有一万万
,契丹
又能有多少?一
一个唾沫都能淹死他们了。”
朱大光听得这般新的言论,不禁来了,疑惑地说道:“圣上也会说这等粗鄙之语,不会是王统领你自己编出来的吧?”
王韶笑道:“朱将军,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陛下时常前去禁军大营检阅军队,还给我们上什么思想教育课,这句话确确实实是陛下亲所说的。陛下乃真
之
,同我等这般粗
亦能说得上话,没有一丝架子。前不久,我还曾在《大顺民报》上面看见一则趣闻,有一位秀才进京,见到了正在微服私访的陛下,在陛下面前高谈阔论陛下施政的过错,陛下也不以为杵,反而跟那个秀才当街论起利弊来,直把那位自视甚高的秀才辩得哑
无言。此刻围观者甚众,有
认出那是当今天子,秀才这才羞愧地说道:‘陛下仁厚,吾以小
之心度君子之腹,羞煞吾也!’,正待离去,陛下却大度地勉励了他一番……”
朱大光听得如痴如醉,心驰往,良久才叹道:“陛下乃明君,先前诸般传闻,都是谣传罢?”
王韶不敢妄论朝政,知道朱大光说的是6承启刚刚登基一年多不理朝政的事,却笑而不答,把话题拉回战事之中:“朱将军,此番就有劳你带路了!按计划,末将把三千步卒与你指挥,望你能守好那几个缺
,而这两千骑兵就暂时给末将指挥了。”
朱大光说道:“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弟兄们,跟我走吧!”
两互相一拱手,就此分道扬镳了。
一后,远在几百里外的长城缺
处,突然竖起了无数旌旗。远远望去,好似有无数兵马驻扎一般。如果不是这些旌旗上面都写着“顺”字,恐怕顺州、檀州、蓟州的州牧要寝食难安了。先前十万契丹大军犯边,已经让他们风声鹤唳,
木皆兵。再加上不时有
真等族的骑兵前来打
谷,他们早已经杯弓蛇影了。
而幽云地区的西北诸族和
真族骑兵,发现幽云地区早已经坚壁清野,没有什么油水可打,且自己带的粮
将将用完之后,也不得不开始撤兵了。不然他们真的得饿死在这荒无
烟的
原上,即便他们都带着牝马,能靠喝马
支撑下去。可马
只能维持生命,却填不饱肚子啊!
于无奈,他们带着从残
乡村民居中掏出来的一些烂铁锅之类的东西,走上了回家的道路。看着他们这般惨淡的模样,不知
的还以为他们是来捡垃圾的。
当他们路上碰到一些走散的契丹士卒,才惊闻契丹大军已被击败,他们是逃过一劫的残兵游勇。如此一来,他们便不敢太过大意了,说不定家就在前面伏击着你呢。
果不其然,纵马去到长城缺处一看,远远便望见旌旗攒动,似乎边军全部出击一般,吓得这些最多百余骑的游牧骑兵心惊胆战。
走了好几处比较小的长城缺,都是如此。这些游牧骑兵心中咒骂不已,只得再往下一个缺
走去。
不得不说这些游牧骑兵的强大,他们脑子里面似乎天生有一张地图一样,不论去到哪里,总能找到他们想要去的,自己到过的地方。长城的缺不过五处,分布在顺州、檀州、蓟州这个“几”字型的长城处。其中四处较为狭小,坍塌的地方不过三丈余到十丈余;一处较为宽广,坍塌的城墙超过三十余丈。
但这些游牧骑兵发现,靠近檀州、蓟州的三处较为狭小的缺处,好似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