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少年元夕(2/5)
二弟送去偏远的凉州当了个无实权的逍遥王。而东宫太子妃顺理成章的拿到皇后大位之后,便当起了一个的后宫之主。是的,即便是身为皇后的她极力要求帮助皇帝充盈后宫,也遭到了拒绝。司马正康面对面与她说,你要是想朕有数的那几次临幸落到别的
身上,你就看着办吧。
司马正康对于建筑设计的痴迷程度近乎于狂。他可以与工部的官员接连几天彻夜研究如何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
单从建筑设计一事上,工部所有官员对这位皇帝是佩服的。司马正康在位的朝堂上,工部官员们的嗓门最大的。
许是熬夜次数太多了,耗费了司马正康太多的力,年近不惑,他就殡天了,而他最满意的作品还在建造之中,名为明和园。
明和园所建一正殿八副殿。正殿名曰和一殿,八座副殿分别叫做雍和殿、冀和殿、青和殿、徐和殿、扬和殿、荆和殿、和殿还有凉和殿。以昭示大晋王朝九州一统之繁荣。且各殿设计各具各州特色。
至于明和园建成之后作何用,先帝司马正康并未明示。
司马相乐就这么容易的当上了皇帝,没有皇子之间的尔虞我诈与王储争斗。当他还是太子府的世子时,就被皇爷爷封为皇太孙,经常宫陪在老皇帝身旁。见得多的,是那些轻歌曼舞,以及皇帝威怒。而当他身为太子的时候,其实是不理解父皇为何醉心于那些涂涂画画,还不是那些名家的绘画书法。
管他呢,自己早晚能当上皇帝岂不是更好。
所以当他登基之后,相乐程度比他皇爷爷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帝遗留的那座没盖完的明和园被他以孝的名义下诏继续建造。对他而言,多一处行宫,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事实上,明和园之所以建造缓慢是因为其宫殿之大,所需材料之多,徭役之众,耗资之巨。国师霍星纬曾极力反对此事,但先帝以朕平生只此夙愿,愿国师成全,且其余各州诸侯王并未多加反对,而顺利开工动土。国师只有长叹,夜望星空。
国师霍星纬是豫州阳华山玄一门副掌门。
玄一门位列天下九大门派之,无他,只因大晋王朝的国师都是由玄一门的副掌门担任。王朝多数军中将领都是来自于各大门派,所以各大门派便成为了读书无望之步
朝堂的另一条途径。
大晋尚武,而后更崇文。
以武安邦,以文治国。尤其是近百年的少战事,读书的底气更足了些,文官的腰板更挺了些,清平的诗词歌赋做的也就更多了些。
王朝读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会诗词歌赋的读书
当不了好文官。
德不配位,终究会遭受天怒怨。司马相乐天天只图享乐,不问国事。又有一众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之辈
受皇恩。成为了帝王身前红
后,便更是费尽心思取悦皇帝以换取富贵荣华,而国事皆
由国师代为处理。
佞为患,小
当道。国师霍星纬大义在前,职责在后,为国事多加
劳。却又有
进献谗言,说霍星纬狼子野心,存谋逆犯上之意。虽说司马相乐知道国师不会做出如此僭越之事,毕竟天下九州,外有八王,是不会愿意看到玄一门的副掌门来君临天下的。不过毕竟是觉得自己皇权似乎不是那么稳固,便命自己最亲信之
相国赵俅,与国师霍星纬分别掌管六部之事。
说起来赵俅官居相位之职并不算长,但是其晋升之快令咋舌。
这赵俅并非出身门阀世家,又非科举出身,能成为司马相乐的近臣全源自于大晋王朝一项娱乐运动,蹴鞠。
这赵俅家境一般,读书无甚兴趣。也曾去那些武馆,二流门派学了些拳脚把式,自觉并无机会投身行伍,且如今太平盛世,豫州军中要职要不被荫及子孙的功勋之后占据,要么就被玄一门的弟子争抢。一些二流门派的弟子也只能拿到从戎的资格。
毕竟,能吃官饭又无命之忧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僧多粥少。
赵俅是个很机灵的,少时在武馆试学,并未花上几文钱,学了些强身健体的招式。又去一些小门小派做那杂役弟子,嘴甜眼尖,哄的一众正牌弟子开心,又教了些门内
门招式。混迹一年之后,赵俅招式学了不少,还揣着些工钱回家了。
赵俅的想法是在蹴鞠上一展身手,因为他自小就这项运动。在他四岁生
的时候他娘亲给他缝制了一个皮球,便给了赵俅一个不一样的
生开端。
蹴鞠的兴盛是在晋六十三年开始的。大晋王朝国力渐昌盛,国富民强,民间便兴起各种娱乐项目。除了吟诗唱曲,便是这蹴鞠
受百姓喜
了。乡间村野也有稚子们追逐着塞满谷壳的
布球跑来跑去。
晋六十三年新春,八王齐聚豫州洛月城之时,说起这这项民间运动。都是马背上出身的,便觉得这项运动也很有意思,提议各州可组建一支队伍,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赛。
至于为何是每三年一次,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尤其是远在凉州的西凉王更是直拍桌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