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水患(1/2)
一连两未去,吴王便亲自来齐王府请她,说是有些事
还不太懂,还需她前去指教
做事做一半本就不是纪凌烟的风格
纪凌烟也没客气,就跟了过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积善坊离安喜门太远,吴王让在安喜门附近的丰财坊买了一座二进的小宅院
院子不大,明显是收拾过的,吴王与纪凌烟白里便在此处处理事宜,晚上各自回府。
一早纪凌烟就让把香皂铺里的香皂都抬来了,分发到灾民手里,又教给他们如何使用。
病重者统统送到了离安喜门较远的土房那里,吴王派了年轻强壮的看护着,又留了一名大夫亲自照看着。
就这样过了十,起先还有新的病患,可慢慢的竟无一
再染上时役。
时役较轻的渐渐的痊愈了,病重者也有了轻缓的症状。
此时已经是六月的尾了,在灾民转移到安喜门的第三天
朝廷也颁旨派了以户部左侍郎姚安为主的一等为钦差前往湘楚等地赈灾安民。
纪凌烟听说了也让抽了一部分银钱拿到户部捐给灾民。
此次长江泛滥,湘楚等地受灾严重,朝廷共派了两队马赈灾
一队沿大运河一路向南到余杭去采买粮食,后再赶往湘楚等地。
另一队则先沿大运河再至湘楚。
此次赈灾,事关重大,皇上亲自到定鼎门送了前去赈灾的一众官员。
又派了太子前去安国寺替他守戒一个月。
七月初十,听说南方那里又下起了雨,受灾
况更严重了
户部派送来讨粮的奏折竟说‘狂风雷雨,连
不息,犹如悬绳’连与湘楚相邻的川渝和江西等地都受了灾,严重者更是十室九空,整个大雍朝廷蒙上了一层
影。
皇上急得病了,以太子为首的众皇子到宫里给皇上侍疾。
皇上病得起不来,便由太子监国,皇上也把李珏送回了齐王府。
李祐中间回来过几次,得知纪凌烟在安喜门安抚灾民,又得知时役已经控制住
只是嘱咐她小心些,凡事待了刘伯庸等
,切莫亲力亲为。
因李祐是京郊大营的主帅,皇上见了他一面便打发他回去了。
许是受南方天气的影响,七月十五后,豫州也下起了大雨,这下终于缓解了自冬以来的
旱。
百姓们忍不住跑到雨中,直呼天降甘霖。
到了八月,安喜门外已无灾民,旱缓解,时役又过去了,灾民们便陆续往家乡的方向回去了。
没有了时役,豫州的八座城门又昼开夜闭了。
灾民们回乡之前,自发的往吴王府和齐王府叩谢二的救命之恩。
看着跪了一地的灾民,纪凌烟也不由得红了眼睛。
吴王同样的也很动容,最开始他只时想借此来博得父皇和朝中重臣的注意,让他们知道他李祀并不比太子差。
可这些子于纪凌烟和灾民相处下来,他竟开始真正的为这些灾民着想。
灾民们磕了,又在洛河里放了祈福的河灯替南方受灾的同胞们祈福。
皇上自然也听说了安喜门灾民的事,特意把吴王和纪凌烟叫到宫里,先是赞扬了一番,又赏赐了许多的东西。
还有一些富户乡绅自发的捐钱以纪凌烟为原型在敦厚坊建了一座药王娘娘庙
庙宇不算大,建成之后纪凌烟去看过一次。
药王娘娘一手拿着药,一手执串铃,不仅容貌相像,就连纪凌烟六个月的身孕也仿照了
纪凌烟看了不由得恨恨道就不能等老娘生了,恢复了身材再行建庙。
为此,她始终不肯承认那个大肚婆是她自己。
药王娘娘庙后来一度成为豫州城香火最旺盛、最为灵验的求子庙。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吴王府的内书房,染染侧妃正红炉小火给吴王烹茶。
“婢恭喜王爷,豫州灾民这次,王爷既得了民心又让皇上和朝中众臣看到了王爷的能力”染染把烹好的茶递到吴王手里。
“染染的手艺越发的好了”吴王懒懒的靠在圆椅上,一只手端了茶杯放到鼻子那里闻了一下说道
“王爷让以乡绅的名义给齐王妃建了庙宇,岂不是涨了齐王府的名气?”
“你觉得呢?”吴王并不答话,手指把玩着杯子问道
“婢觉得王爷是想祸水东引,以此来离间太子与齐王”染染略一思忖说道
吴王仍旧不答话,脸上还是那幅温和的笑容。
今年的万寿节,正值豫州大旱,皇上便免了万寿宴。
待到八月十五,又遇长江百年一遇的洪水泛滥,皇上依然说取消宫宴。
不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