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封地(1/2)
李祐班师回朝,皇上依照功绩功行赏,豫州城内少不得又多了些许新贵。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祐已身居亲王之位,封无可封,皇上便赐下了许多查抄来的田地、宅院并隶。
纪凌烟母子三也被李祐接回了王府,看着手里的地契、房契和卖身契,纪凌烟吐槽皇上没一点诚意。
李祐自回来后一直赋闲在家,京郊大营的统领已经换成皇上的心腹,皇上也没再给李祐安排差事。
这么多年来,李祐还是第一次闲散在家,难免闲得抓心挠肝。
恪郡王叛逆一事,很快尘埃落定。
大朝会时,有大臣谏言先皇膝下十子,除了十皇子外都已成年,不如学先贤分封出去。
一来,亲王守国门,激奋将士的信心。
二来,也可替皇上分忧。众大臣皆附议表示认可。
纪凌烟听闻后“分出去挺好的,民间还有当爹的死后,儿子分家的习俗”
不用面对皇上的后宫,纪凌烟还是挺满意的。
谁让自己的敌太强大,一个皇贵妃,一个贵妃。
一想到以后每年的家宴和万寿节,都要跪拜二,纪凌烟就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李祐对此倒不同意,他觉得自己的弟弟们都还小,又不通庶务,贸然去了封地,怕是会大欺主。
再者,恪郡王的例子还在眼前。
纪凌烟劝他不要多管闲事,皇上刚登基,定要大展拳脚,把碍事的皇子都分出去就是第一步。
李祐不信,上了奏折阐述观点,却不想被皇上当众责问“皇弟是否有了不臣之心,以己度?”
李祐哑然,忙跪地请罪。
可直到大朝会散了,皇上都没让李祐起来。
李祐落寞地回到王府,纪凌烟翻着白眼说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皇上这第一把火还没烧呢,你就想泼冷水,若不是怕背上不容兄弟的名声,只怕你没这么容易就脱身”
李祐也知纪凌烟说的在理,只是他答应过父皇,要保护大雍朝,现在看来,怕是难了。
为此李祐郁郁寡欢了很长一段时间。
纪凌烟也知他心怀大雍天下,这件事也不是劝就能劝得了的,便也不理他
只想着总有一他会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子当皇帝和兄弟当皇帝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的子,便是划分封地。
宁王最先投靠皇上,又得帝心,分到了淮南道以东的广陵、天宝等富饶之地,每年需
给朝廷七成的赋税。
燕王分得淮南道以西的其余之地,于朝廷的赋税是六成。恒郡王和礼郡王分到了岭南;冀郡王分到了涿州;秦郡王分到了关内,这几位王爷每年所
的赋税是总赋税的五成。
十皇子未成年不予册封,齐王因战功卓著,又是大雍第一战王,是以分到了军事重镇——凉州,改封号为凉,也称凉王。
封地一出,谁得圣心不言而喻,众明里暗里纷纷取笑齐王。
凉州乃是大雍的军事重镇,它是大雍在关外的一颗钉子。那里有大雍的军队驻守,也有少许的大雍子民在那里经商。
关外的土地不适合种植粮食,所以凉州城里需要的一切几乎都是大雍派送过去的,每年所耗费的钱力不计其数。
如今这凉州属于齐王的封地,对外可抵挡外族来袭,对内也可减轻国库的负担。
对大雍来说,无疑是一劳永逸的保障。
齐王听闻后并不觉得有什么,凉州对于他来说自是比豫州更加重要的地方,那里的每寸土地都洒过他与兄弟们的鲜血,那里有他兄弟们的尸骨。
他只是觉得亏欠了纪凌烟母子三,纪凌烟听闻后,倒觉得挺好的。
先是磨着李祐去找皇上免了凉州的赋税,又说让小十同他们一起去凉州。
皇上起先不同意,待纪凌烟让出了隐水的盐矿和颖川的煤矿后才松。
以后都要住在凉州,纪凌烟便把皇上新赏的田地和宅院统统卖了。
原本打算豫州的田产也都卖了,还是李祐说留着一些田产,他们在凉州才不至于过得太差,这才被留了下来。
凉州作为亲王封地还是第一次,凉州城内没有别宫,李祐便打算让刘伯庸带了各色匠先行一步。
待行宫建好,他们再从豫州出发。
纪凌烟则觉得等行宫建好后,三五年都已经过去了。
便要过了国丧就启程。李祐拗不过她,只得依她。
盐矿和煤矿都给了皇上,纪家
也从矿上回来了,他们不愿再追着纪凌烟去关外,便回了广陵老家。
两座矿上隶属齐王府的隶自是跟着前往凉州,出乎意料的是竟还有许多工
也要跟着齐王府前往凉州
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