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归来六月中(1/2)

城阙连绵起伏十里而不绝,旌旗迎风作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柳明志与宋清对望了一眼:“到家了。”

柳明志望着城外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枝心中不由得有些酸,这一走走了就是小半年啊。

怪不得古每次离家远行,辞别故友都要写诗一表达思念之

柳明志终于明白他们的心了,不是做作,而是真的有感而,古一别可能真的就是一辈子无法再相见了。

摇摇记得出使之前城外依旧带着薄薄的积雪,树木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回来之时已经枝繁叶茂了。

复杂的看着大龙京师的城门,柳明志眼眶有些微红。

张骞出使西域,几年才一个来回,生有多少几年呢。

“出使二月半,归来六月中。”

“城门临别时,去意兴正浓。”

“枯枝立孤鸟,密叶隐蝉声。”

“青丝成白,稚童变白翁。”

6无名闻言淡淡的望着柳明志:“柳大,诗虽通俗易懂,可是却是心啊,父母在不远游,也不知道多少去时青春鼎盛,归来白苍苍。”

6无名一言,大龙使团的两千纷纷的心酸起来。

一路上风餐露宿,晓行夜宿的辛劳唯有自知啊。

“弟兄们,不要伤感了,总算是到家了,等本官进宫面圣之后,陈明事宜,你们都可以回家了,这么久了,都想双亲跟婆娘还有孩子了吧,进城。”

“大龙万岁,回家了。”

宋清挥舞着马鞭兴奋的骑马向着京城赶去,守城的将领知道出使金国的使团回来了马上打开城门让他们走了进去。

同时一队马飞奔赴皇宫汇报。

李政书中正看着左相魏永呈上来的奏折,正是关于青州蝗灾的问题,不但青州,铬州,升州也有蝗虫的痕迹。

李政眉紧皱,唉声叹气,右相童三思刚刚汇报完泾州,明州,敏州,忻州旱灾的事,这又来了蝗灾。

“陛下,旱灾不容小视,一旦秧苗全部枯而死,数十万百姓都将颗粒无收啊,请陛下派遣工部官员前往治理旱灾,查看能否因地制宜,挖井,开河道,治理旱灾。”

“陛下,旱灾之事只要天公作美,有一场大雨降临,还能撑些子,蝗灾可耽搁不得,一旦蝗虫,将士寸不生,不要说野菜了,就是树叶老百姓都没得吃。”

“陛下,两位相国言之有理,蝗灾旱灾都不容大意,一旦处理不好,便会民生哀悼,流民四起啊。”

李政将奏折丢到龙案之上:“传旨,免除青州,泾州,敏州秋季赋税,户部在江南,西北各地府库充足之地征调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工部官员奔赴明州治理旱灾问题,当地官员要全力相辅,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陛下!柳大带领使团以至午门外,马上就要到了勤政殿。”

李政看着下面的福海,听到他的汇报之后眉终于舒展开来。

“好啊,朕等着可是望眼欲穿,咱们的白衣儒帅终于回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传。”

“遵旨。”

福海站在勤政殿外高声喊道:“陛下有旨,传正使总兵官以及麾下使团官员勤政殿觐见。”

福海的话音一落,沿途侍卫开始连绵不绝的呼喊下去,直到宫门之外。

半柱香的功夫,柳明志为带领着十几位主官员走在校场额阔道之上,向着金銮殿走去。

“臣,柳明志。”

“臣宋清。”

“臣6无名。”

“臣周冰和。”

“臣”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政淡笑着看着下面的使团官员:“免礼平身。”

“谢陛下。”

“诸位卿,你们终于回来了,朕等得可是望眼欲穿啊,此去金国千里,诸位卿风餐露宿,辛苦了。”

“为陛下效力,是臣等荣幸。”

“柳卿,出使事宜如何了?”

柳明志从官袍的袖中取出文书:“回禀陛下,臣柳明志奉旨出使金,突厥两国,行邦之事,议边关互市商贸,臣柳明志不负重托,带回金国皇帝玉玺,突厥呼延部落王印文书,边关贸易,互通有无,通达四方,臣完成了,文书在此,请陛下过目。”

一旁的福海马上接过文书送到了龙案之上。

李政迫不及待的翻开文书,看着文书之上的十五条律例下的两个大印放声大笑了起来。

“好,太好了,柳卿此行可谓劳苦功高,封赏之时待会再议,诸位列。”

“是。”

“拟旨,即起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