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豪侠舍身全节义 圣子讲经入伽蓝(2/5)

更是她所仰慕的侠之大者。

她怎忍心见他沉沦?

于是脆把心一横,作了一个决定。

在庆轲眼花耳热之后,扶他一同回了客房,将自己完全的奉献给了自己心

庆轲酒醒,知大错铸成,心中更是痛惜。

他所顾虑的,是自己明知将死,定会辜负佳一片,况若自己行迹败露,还会将冯家置于万劫不复。

于是留书一封,委婉地告诫冯家,自己是不详之,可能会给冯家带来灾祸,希望冯家可以早作打算。

然后悄然离开冯府,汇合秦舞阳,准备暂退出秦国,再以燕使的身份投书境。

荑姬发现庆轲留书,单骑追到馆驿,正撞见庆轲准备离开,执意要随庆轲私奔。

庆轲知这样做会毁了冯家,断然拒绝。

眼见荑姬伤心欲绝地离去,庆轲心中已然做出决定。

此番行刺,无论成败自己都很难活命,那倒不如成全荑姬,为她留个归宿。

秦王死与不死,秦国仍在,秦王死与不死,只要自己刺出一刀,秦燕之争已起。

而秦王若死,荑姬就算逃过殉葬之劫,也必是凄苦一生。

庆轲主意已定,在以燕使身份返回秦国前,与盖聂约于榆林相见。

庆轲要求盖聂亲手杀死自己,成为秦王心腹,如果后秦王果然为齐之大患,可为后招。

另外庆轲委托盖聂在必要的时候照顾一下冯家和荑姬,如果他们受到自己牵连,务必施以援手。

盖聂恼庆轲因私了立场方寸,怒目瞪视,将他叱走。

庆轲的字迹,到这里已经完了。

后一页显然已是换了书写

齐国高氏,受封渤海。

自河间以北,万里苍黄,皆为吾藩。

虽有燕寇,山戎,箕子夷国,秽,陌,觚竹,扶余,诸韩等部隳突其间。

施教宣华,服夷襄齐,高氏世训也。

看了这页,庆云也大概明白,手札接下来的部分应该是由高渐离续写的。

他急于知道先祖庆轲刺秦的后事,便跳过了关于高氏经营渤海的一些自叙段落,继续读了下去。

果然故事讲到数月后秦王大婚,迎娶荑姬。

燕国使团恰好来访,献叛将,幽州图为贺礼。

秦王大喜,携新夫迎接来使。

秦舞阳一见秦王身边的夫赫然竟是月余前单骑闯驿站要与庆轲私奔的小,不由大惊。

秦王见他面色有异,也留了防备。

待庆轲图穷匕现之时,竟警觉地闪开了。其实庆轲也未真的想置他于死地,有意撵着秦王追向了盖聂方向。

他既然报了以死用间之心,献功于盖聂也算发挥余热。

盖聂还在犹豫是否出手,同来观礼的吕非革已是一把将他推了出去,正横在庆轲面前。

盖聂哪里还来的及细想,为了避免檀宫秘谍全盘露,只得长剑递出,白虹泣血。

孰料到荑姬眼见郎死在自己面前,却是忍不住悲恸。

她在得悉嫁秦宫无可避免之时,便亦生死志,此时更无二念,合身投向盖聂手中长剑,只求一死。

饶是盖聂反应迅速,甩开剑锋,荑姬这一还是结结实实撞在剑柄之上,玉面染霞,事不知。

刺杀一旦发动,那些燕国使臣自然无一幸免不说,荑姬的反应却让秦王更感蹊跷。

等到太医禀报那昏厥的新夫居然脉象带喜,顿时激起秦王杀心。

然而盖聂早有预料,待太医一走便让弟弟盖奇谎称夫病重需要外出就珍,将荑姬送出宫门,于宫外接应的高渐离。

高渐离早知行刺必败,已通知冯家做足了准备。

但秦军的动作如何迅速,虽然盖聂如疯魔般拼命阻拦,也不过片刻便被踏做泥。

冯迟引高渐离和荑姬沿水路东逃,骊婢扮作小姐由冯黎和乞伏护着充当疑兵,遁向西北关外,而老何伯冯夷带着冯循冯修以及一拼死抵挡,拖延秦军。

秦军虽然杀尽殿后的冯夷族部,却耽误了很长时间,跟丢了两路出逃的小队。

只要到了水上,秦还有谁能追得到河伯?

而那乞伏氏本就自关外迁来,这秦岭崇山,更难有比他熟稔。

两队马分逃命,顾此失彼之下,秦军更是一无所获。

这一遭只气得秦王跳如雷,严禁任何史官记录内事,以遮其丑,生怕后会从字里行间拼出荑姬为他戴的这顶大大的绿帽。

庆云看到这里,也不禁大为嘘唏。

秦王政二十五年为王,十一年为帝,天寿五十,在那个时代实在不算是短命的君王。

但是对于他的后妃,史书竟全无记录,甚至连子的档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