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月下牡丹真国色 湖畔升龙更绝学(下)(3/3)

通押。

《康熙字典》毕竟是清代的抄录作品,所以我们要和宋代韵书比较就要回溯原典,这是求是的必要步骤。我们找到宋代韵书《集韵》,发现斜果然有秅的这个发音。《集韵》兼有了《广韵》和《平水韵》的结论。那么问题来了,这本书成色几何,够不够权威,能不能掉《广韵》?答案是肯定的。《广韵》这本书虽然是北宋官修韵书,但成色比《集韵》,《平水韵》都低。一是收录的字少,二是错漏多,多取旧文。关于这一点,在正史上,大学士宋祁等就公开声讨过这本韵书。所以宋仁宗才另找了丁度等重修当时的两本韵书《广韵》和《韵略》,这才有了其后的《集韵》。这是什么概念呢?《广韵》大概相当于36年《辞海》初版,错漏比比,最后连伟大的开国主席都看不过去,下令重修。《集韵》大概相当于中华书局版《辞海》。其实《辞海》的错到现在也没纠完,笔者之前就已经讲过。制作工具书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求是,就需要比较,要验其出处,是否与历史源流一致。

所以答案是不是很惊悚?这里杜牧没有押错韵,但韵应读chá。这时候有许多南方站出来啦,笔者不是一直强调南方语言近中古读音吗?我们那里斜就读xiá正好韵。

醒醒,朋友,醒醒。xiá只是从xié生硬的改韵脚造出的读音,标准吴语斜字读ch(i)á,或者cha,虽然和茶这个音还有一点点不同,但也和xiá完全不一样。xiá只存在于今洋泾浜吴地普通话,也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发音产物。

远上寒山石径茶,你,读对了么?

好,下面我们进第二个问题,白云()处有家?此处无正确答案,生与,应是抄本不同引发的血案。我们只能试图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境,因为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所以不可做绝对评判。

白云“生”出有家,占了两个权威出处,一是胡氏藏书版《全唐诗》,而是天一版《樊川集》,此处都做生。这两套书虽然在学术上都很有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抄版,因为同书不同抄版的内容也存在差异。

其实有关字的记载权威也不差。明代御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散佚太多,但是《文渊阁书目》还有存世,其中收录《唐诗品汇》作“处”。另外《全唐诗》在《四库全书》中正式收录的版本《钦定全唐诗》也作处。坊间流传乾隆喜欢改诗,就说这诗也是乾隆改的。不,康熙的时候就是这个版本,而且明朝诗抄多次出现了这个版本。其实关于改诗的事,多半也都是不同抄本间的乌龙。我们长话短说,明清两代官定诗集收藏的记载都从“”处。

接下来意境说支持者登场。说白云生处意境更佳。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笔者勉强能算得上是喜欢填些格律诗聊以自嗨的,所以只谈一谈关于选字的个意见。

云生处,意境虽佳,但一般指代力不可至之远方,如《全唐诗》: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主要塑造的意境是无处,有仙气,超力,常用于指代天际线。

而杜牧的《山行》基本整首诗都敲在了气的点上,石径,家,坐……哎呀,歪了。笔者要讲的意思是,山行这本书的主基调是暖的,是没有离开气的,用词体现的都是凡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在这样的意境下,似乎字更符合全诗的主基调。更何况,还有前辈贾岛“云不知处”珠玉在前,此处有典,云处隐贤。

关于本小节内容的第二点,接受所有反驳。我们最终的结论仍然是,推敲之间,无标准答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