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2/3)
做饭,有时候弄点现成的给端过来。托李大帅的福,孙子上了学堂。就在山那边儿,李大帅派了个秀才来,教孩子们写写画画的。
过年的时候,每家凑了些粮食铜钱给秀才送过去。
家只收了几个
蛋,钱和粮食都没收。说
蛋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不好拂了孩子们的好意。钱粮不能收,这是读书
的规矩。
俺们也不懂,后来一想怪不好意思的,就每顿饭给送一盘饺子,俺李大栓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佃户。别说读书,想想都不敢。现在
子好了,不但过年能吃上饺子,孩子也有书读。活了五十六年,这
子才算是有些盼
。”
李老汉很明显平时没啥
说话,看到李枭这么个能说话的,嘴立刻闭不上。偏偏李枭还是个好听众,坐在那里不时点点
,笑眯眯的样子看着就面善。
“扬州在长江边上,这时候已经春暖花开了。去年我也去了扬州,咱们的队伍上没死几个
,就把扬州城打下来了。你家狗剩子,这时候不在扬州,就应该在南京。
南京知道吧,就是朱家祖宗朱洪武当皇帝的地方。”
“狗
的朱皇帝,他朱家当皇帝。俺还是个泥腿子,两个儿子一个闺
,全都没长大就饿死了。要俺老汉看,这皇帝就应该李大帅来当。是李大帅的兵来了,咱们才分了地。还教咱们种玉米、种土豆、种地瓜,一看你就是城里
,不知晓乡下的农事。
玉米、土豆、地瓜这三样东西,种到地里面那是半年多就成熟。一亩地能打一千多斤,老汉
一次为粮食吃不完发愁。你看看这墩子里面,现在还有去年吃剩下的半墩子玉米。
俺家那孙子,嫌弃土豆不好吃。悄悄扔到后院喂猪!被俺看到了,好一顿打。这才吃几天饱饭,就敢糟蹋粮食。往回倒几年李大帅没派兵来的时候,这时节谁家不是半饥半饱的过
子。就盼着地里野菜赶紧长出来,好挖点儿野菜回来填肚子。
那时候啊!一是盼着榆树钱,二是盼着槐树花。哪像现在,顿顿吃的都是粮食。榆树钱槐树花,倒是成了稀罕物。去年俺家儿媳
弄了槐树花,揉进了白面馍馍里。多好的白面馍馍,糟蹋了啊!
不怕客官你笑话,俺李老汉今年五十六岁。吃白面馍馍的次数,一
掌数得过来。”李老汉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对着李枭晃悠。
“老
家,这李大帅当皇上这样的话,可不敢
说。官府会来抓
的!”
“呸!狗
的官府,如今的官府都是李大帅的手下
。皇帝派来的那些狗
的,是一个都看不着了。那帮不是
的东西,明明家里都快饿死
了,还拿着鞭子,挨家挨户的收税。如果当初给俺留下来一点儿,俺那小闺
也不至于活生生饿死。”老汉说起当年的税吏,就气得脑袋冒烟,一
气
了一碗水,坐在那里不说话。
“如今大帅的兵也收税吧?”
“李大帅的兵,怎么能和他们比。每家每户只收三成的收成,咱家是军属,不但不收税款,还不用出徭役。过年的时候,官府还敲锣打鼓的送来半扇猪
。这就是脸面,光宗耀祖!
等俺孙子大了,就给送到李大帅队伍里面当兵去。什么好铁不捻钉好男不当兵,那是给朝廷当兵。只恨俺老汉年岁大了,不然俺也跟着李大帅当兵去。”
“那得让孩子好好学习才行,今后想要当兵,不会写字可不成。”
“学什么样算什么样吧!孩子回家拿着书本问俺,八辈子都没出一个识字的,我知道上面写个啥。气得我一
给一脚,都给踹跑了。”
“哈哈哈!您老是个享福的,您多活些年岁,今后还有好
子等着您呐。”
“那是!好不容易过上了好
子,可得好好过才成。”
“您刚刚说徭役,咱村里还服徭役?”李枭忽然间想起,刚刚李老汉提起徭役的事
。
“倒是有徭役,不过跟以前的官府不一样。以前官府白使唤
,
得不好还拿鞭子抽。李大帅的兵讲理,
活给工钱。中午的时候还供饭,
子面饽饽咸疙瘩
。一
还有一个
蛋吃,我听村里的
说,有时候还有骨
汤喝。”
李枭点了点
,这地方官还算是不错,没有欺压农民的事
发生。
“这些年地面上肃静吧,我可听说以前经常闹土匪啥的。”
“哈哈哈!”李老汉笑得岔了气?
“咋了?”李枭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有多么可笑。
“这村里有民兵,民兵连长就是跟着李大帅打仗打出来的。还土匪?早就被剿灭了!如今这山上,连一个土匪的影子都见不着。”
“你们这的民兵还挺有本事。”
“有啥本事啊!这帮小子看到土匪,那眼睛都红了。那哪是土匪,那是军功啊!打死了土匪,不但官府有赏赐。参军也优先!谁家后生打死了土匪,就算长得再难看,提亲的媒婆也会踏
门槛子。有这好处,碰见土匪这帮混小子还不跟疯了似的?
土匪在咱这里算是绝迹了,这有三四年了,方圆百十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