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1/2)

!狗娘养的贼老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张栓看着老天,吐了一唾沫。

大雨从十天前就开始下,稀稀拉拉的硬是下了十个整天。今天天终于放晴,到地里面一看。已经开始抽穗的玉米,只有上面几片叶子飘在水面上。旱田地现在不用改造,直接可以当鱼塘使。

颗粒无收并没有让张栓感到绝望,毕竟家里的粮还是能保证。

朝廷的规制,每户来垦荒的都有一百亩土地。而且前三年,都会有钱粮发放。即便是这种因为大水的绝收,也肯定不会饿肚子。

不担心朝廷的官儿会贪墨自己的钱粮,自打李大帅辅政开始。那些当官儿的就不怎么敢贪污了!

张栓的老爹就是个例子,只是因为贪墨了几百两银子。如今全家就得来辽东垦荒,这是一种发配也是一种希望。只要踏踏实实的侍弄土地,土地就会给你巨大的回报。

“你家怎么样?”邻居王大哥看到张栓垂丧气的回村子,扒着墙问了一句。

“还能咋样,地都叫水给泡了。瞧这个样子,十天半月的也未必下去。今年,看来得吃朝廷的钱粮过活。”

“大水淹了粮食,也带来了江里的淤泥。地会肥很多,明年的粮食肯定长的好。你家里都是读书,不懂得这侍弄土地的道道。

昨天去山上套了一只梅花鹿,晚上你过来,咱哥俩喝两盅。反正有朝廷的钱粮支应着,断然不会让咱们饿肚子。”王大哥脸上见不到丝毫沮丧,反而热络的招呼张栓喝酒。

“多谢王大哥,晚上我沽一点儿烧锅酒去你那里,这种地的道道您好好给说道说道。”

“嗯呐!”

来辽东垦荒的不多,往往十户八户家就是一个屯子。张家是这样,别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难得王大哥这样乐观,张栓的心里也好受了些。

冬天撂荒的时候,把王大哥家里的儿子招过来,教教读书写字。王大哥明里暗里提了好几次,邻里邻居住着不能让难堪。

张栓想着往家里走,还没走到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儿。

庄户家不用买菜,院子里踅摸一圈儿,就有一顿好吃食。窝前溜达着二十几只,一家四从来不缺蛋吃。靠着窝一丈远的地方,十几只鸭子围着食盆子“嘎”“嘎”叫。鸭蛋这东西最好腌起来,腌好的咸鸭蛋用筷子一捅,就会冒出亮晶晶的油来。

大冬天里的咸鸭蛋,那是最好的下饭菜。

边上狗窝里面趴着大黄狗,看到主回来,立刻摇着尾出来迎接。

除了大牲,家里的家禽一样不少。

“整的什么这么香?”张栓拍了把大黄狗的脑袋,问正在摆桌子的婆娘。

“土豆炖豆角,李三哥家里打了只狍子,给送来的狍子。你得跟家李三哥学学,在这大江边上。没事儿套个,打个狍子一年到都饿不着。比起咱们山东老家,不知道要好多少。”婆娘喜滋滋的从灶台上端出一条大鱼来。

一尺长的大鱼,在山东老家着实不多见。别说这么大的鲤鱼,就算是小河沟里面鲫鱼崽子都快被捞绝户了。在辽东,平平常常的两个孩子,都能在河汊子里摸两条出来。前两天,还见到前院老于家俩小子,挑了一条一多长的大鱼回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抓上来的。

可能是少的关系,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得一塌糊涂。在山东老家,一个村没个百十户家,也好意思叫村子?不是东家的吃了西家晒的谷子,就是南家的牛吃了北家的稻子。整天飞狗跳的,没有安静的时候。

哪像现在,邻居打了狍子回来,也会给自家分些。自己是不是也跟家学学,没事儿闲着套两只啥的。官家给发钱粮,可没说也给发食。

豆角土豆焖狍子,一盘黄瓜炒蛋,还有一条一尺半长的大鲤鱼,外加一盆贴面大饼子。放在老家,过年也就是这样的吃食。在辽东,不过平平常常的一顿罢了。

张栓觉得,老爹贪污那几百两银子实在是太英明了。流放流得这样滋润,一丁点儿都不怀念老家。

“张栓兄弟,吃饭呐。昨天套了两只野,今天晚上野炖山蘑菇,过来喝两盅啊。”见到张家吃饭,邻居老吴扒着墙喊。

“晚上应了王家大哥,去他家吃鹿。要不咱们一起,我多沽些酒。”

“呦,有鹿吃。那可是男的好东西,晚上咱一起去,我端一盆野炖蘑菇。这两只大野肥的很,一只就有十几斤,足足炖了两大盆。”不见了,只是隔着墙递给俩孩子两只硕大的腿。

张栓拿起一块贴面饼子咬了一,就算官家没有钱粮。去山上采野蘑菇,套些野打点儿狍子啥的,子也过得下去。最不济,冬天把冰刨开一个大窟窿。铁锹舀点水出来,不大一会儿就能弄上来几斤鱼。

吃过了午饭,张栓本来想歇一会儿。可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