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宰相寇准(2/5)

寇准冷汗潸然而下,想一想自己若换了是王旦,平时不断地为这个说好话,要是一下子知道这个竟然一直在说自己的坏话,真是神佛都会嗔怒。

赵恒挥手,令寇准转一旁的屏风后,又召来了王旦。

王旦行过礼后,赵恒又以方才对待寇准的话,照样与王旦说了,也同样将另一叠奏折给王旦看了。王旦慢慢地翻看着,或者是年纪稍大的缘故,王旦的反应比寇准平静多了。

看完了奏折,王旦也如寇准一样,将奏折呈上去,并退后一步请罪道:“微臣惭愧!寇准所说,确是有理,臣过于中庸,不能如他这般直言敢谏,这是臣的短处。他所指出的每一件事上的过失,确实都是真的。”

赵恒看了屏风后一眼,故意道:“王卿每每直说寇准的长处,寇准却每每指责你的过失,你有何感觉?”

王旦从容道:“臣辅佐李相、吕相、毕相等,做了很久的副相,在位时间久,经手的事件也多,因此上过失必然比别更多,这本是实。寇准为忠直,并不因为臣与他身为同僚的缘故,而向官家隐瞒臣的过失,这正是臣之敬重他的地方!”

话犹未完,寇准已经从屏风后转了出来,向着王旦跪下道:“王相,寇准惭愧!”

王旦忽然见寇准自屏风后转出,愕然片刻,恍然大悟,向着赵恒磕,颤声道:“官家真是仁德之君。臣、臣感怀无地!”

赵恒亲见自己导演的这一出两相和圆满成功,不由欣慰大笑。战国时有廉颇与蔺相如将相不和,幸有名士虞卿设计,将蔺相如为国相让之心转告廉颇,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传为千古美谈。今刘娥设计,却又把将相和的故事今重演,让寇王二相好,朝局大安。得意之下一时忘形道:“卿等不必谢朕,此乃德妃所献的妙计也!”

寇准错锷道:“后妃不得政,官家岂可听之见?”

赵恒不想此时一团高兴的局面,却被寇准一言而弄得老大不舒服,沉下脸来道:“与国有益的事,何不能提议,何言不可采用!你堂堂宰相,却无容之量……”他说这里,猛然住,已经是顾及了寇准面子。

寇准大为难堪,他的子极烈,更不能忍受此语,方上前一步想要开,旁边王旦却抢前一步道:“万岁教训的是,臣忝为宰辅,不能善处臣僚之间的关系,实是有负圣恩,惭愧无比!”

寇准只得退后一步道:“臣也告罪!”

赵恒勉强一笑道:“你们两位同心协力,辅佐朝纲,便不负朕今这一番苦心安排了!”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

半个时辰后,刘娥端坐嘉庆殿,听着张怀德把刚才御书房之事禀报之后,点了点:“知道了!”

刘美之妻钱惟玉正坐在一旁,与她下着棋,见刘娥听到寇准说到“岂可听之言”时,眉毛跳一下,然后无声无息地叹了气,转而若无其事的继续下棋。

钱惟玉低下来,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继续下棋,过了片刻,走了一着棋道:“这马横在这里,娘娘每走一步都要碍着,打算怎么办呢?”

刘娥淡淡一笑,走了一步道:“我的炮走这里,不就把你的马移到这里不挡路了吗?”

钱惟玉笑着也走了一步道:“可是我这相走上,不就把马替下来了吗?”

刘娥叹息道:“太迟了,此时我的车已经直中军,这马走回来的时候,棋局已经结束了。”

钱惟玉微微一笑,拂了棋局站起来道:“娘娘棋力高超,臣妾服心服。”

刘娥接了雷允恭端上来的茶,轻拂着茶汤上的白沫,半晌才道:“我累了,就不留嫂嫂了!”

钱惟玉行了一礼,无声退出。

过了数,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抱了新修成的《历代君臣事迹》全卷目录进殿来。

王钦若字定国,他外貌丑陋,个子矮小,而且脖子上长着一个瘤,初见之下,未免教厌恶轻视。然而他才极好,天下大事、历代功过,皆可随道来,但与他相谈一会儿,便会让产生“以貌取,失之子羽”的感觉来。

王钦若文才极好,十八岁那年,正是太宗皇帝亲率军进兵太原,他作《平晋赋论》进献,令得太宗皇帝大为赞赏。他少年成名,未免有些狂放,在太宗淳化三年时,他三试皆表现出色,已经在殿试后被定为状元。谁知道放榜之前,他和同中一甲的同窗好友许载两高兴过了,跑到酒楼里大喝了一顿,被告了状说他纵喝酒,袒腹失礼,太宗大怒,结果一个到手的状元就这么丢了。王若钦大受大击,此后变得心思隐藏,待处事便多了几分防备戒心。

早年为官时,他尚是存着为国为民的心思。虽然丢了状元,改判亳州判官、监会亭仓时,当年天久雨,谷难,仓司以老百姓送来的谷不拒绝收纳。好些远道送来因候收粮用尽盘缠,走投无路。王钦若知道后,令仓司全部收下,却又防着这批不够燥的谷子不致霉烂变质,就另放一处,又奏请凡来仓要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