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某个教授(2/2)
医结合只是一种噱
,实质上是西医打着中西医结合的幌子在吞并中医。
持第一种观点的医生大多数都是西医
,持第二种观点的医生大多数都是中医
,当然,这也是符合事实的。
近几十年,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不少,关于这个命题的讨论也不少,这个领域可以说绝对不是新
可以涉足的,方寒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却在长清县中医院谈论中西医结合这个话题,不得不说挑战
很大啊。
台下一些
已经开始拿着手机录制视频了。
方寒继续道:“在谈论中西医结合之前,我先说一下我个
的立场,虽然我是一名中医
,但是我却不诋毁西医,中医和西医都有其可取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我个
认为,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其实正是站在这种观点之上的,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偏不倚,才能真正的结合,心中有任何的偏颇,这个结合都是不科学也不公平的。”
台下不少
点
,大家都是医生,而且大都是中医,因而很认可方寒的这个说法,中医和西医本就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方寒继续道:“以前有这么一个说法,说是西医更像是显微镜,看的更为仔细真切,而中医更像是广视镜,视野更为宽广,这个说法很形象,如果让我本
来说,我觉得中医更像是城防军,而西医则更像是警察。”
“如果把
体比作是一座城的话,城防军的作用是防御城外敌
的
侵,城外的敌
我们可以认为是各种病症,一旦有外敌
侵,
就会有种种不适,而城防军的作用则是迅速查找城防缺
,从根本上防止外敌
侵,而西医则好比是警察,抓捕这些
侵的外敌,防止
侵的外敌
坏城内的秩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城防军,警察?”站在最后的包老微微一笑,这个年轻
倒也有几分见识,这个比喻不能说多么准确,却也从某个方面更为形象的解释了中医和西医。
方寒继续道:“我个
认为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并不是理论的结合,而是成果的结合,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理论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理论方面的结合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在这里我给各位同仁说一个例子,这个事例是前几天真实发生的。”
“前一阵我们江中院去江北疗养院义诊慰问,当时我遇到了一位
患者,
患者二十六七岁,是一位医学大的讲师,这位
讲师患了一种比较罕见的黑汗病,身上出黑色的汗渍,
讲师的这个黑汗病很是折磨
,这位
讲师也四处求医,看了不少医生,足足半年多,病
却毫无起色,当时我诊脉检查之后认为
讲师是肾
虚,因而给
讲师开了知柏地黄丸加三甲,具体的方子是.......”
说着话方寒回
把药方写在了身后的黑板上。
熟地黄、山药、泽泻、山茱萸、牡丹皮、茯苓、黄柏、知母、炒
板、煅龙骨、煅牡蛎.......
方寒说到这里的时候,站在最后的包教授脸上已经露出了古怪之色。
方寒把药方写完,继续道:“
讲师按照我这个方子吃了一周,黑汗就止住了,我这个方子里面因为有黄柏,汤药非常苦,这位
讲师就有些不想继续吃了,然后找了他们学校的一位老教授,这位老教授呢是医药方面的专家,
通药理,可以说是医药方面的权威了,可是这位老教授他并不懂中医。”
“这位老教授看过我这个方子,认为我这个方子的主药是龙骨和牡蛎,这两味药呢都是敛汗的药物,因而这位老教授就觉得是龙骨和牡蛎这两味药发挥了作用,把我原本开的方子改掉了,只留下龙骨和牡蛎,同时加了一味止汗的药材黄芩,可是这位
讲师服用了这三味药之后原本已经止住的黑汗有开始出了......”
方寒说到这里的时候,包教授的脸色已经相当古怪了,脸上甚至有着尴尬之色,方寒说的老教授不就是他本
嘛。
台下的医生们也低声讨论,最后排的医生们讨论包教授和包云泽甚至还听的到。
“这不是瞎胡闹吗,中医治病又不是靠一味药两味药解决的,这位教授倒也是
才。”
“现在的专家教授有几个靠谱的?”另一位医生笑着摇
,大家都忍不住乐了。
站在包教授边上的包云泽也听到了,回
问包教授:“爸,这位教授倒也是个
才,
家中医开的药他不懂也敢
改,就这水平还教授?”
包老恶狠狠的看向自己的儿子,恨不得给这不孝子一
掌,
家说的这是你老子,是你老子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