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辩(1/2)

方寒瞪了江枫一眼,这才道:“雷主任,患者确属气两伤,可这个气两伤的况却是之前的治疗造成的,退烧药、抗菌剂,本就损伤元气,再加上患者高热不退,这才造成气两伤,因而你从气两伤手,效果并不显著。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站在周主任的角度,方寒已经看了病,开了方,责任也算是尽到了,剩下的好像无关紧要,可对方寒来说,这个疑问不解开,不能让患者家属放心,这个病其实和没看没什么区别。

中医治病有方有法,方要对症,法也要对症,方指的是方剂,法则指的是方法,煎药的方法,用药的方法,甚至于让患者服药的方法,这都算是法。

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的患者,特别是现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况要比以前更为复杂,有不相信中医的,有不喜欢吃中药的,有自以为是的......

这样的患者,方寒这两年来并不少见。

作为医生,开方要对症,同时还要有法。

很多只是很表面的认为,患者身上的病痛才算是疾病,其实不然,心理上的同样算是,患者的种种想法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难点。

很多说现代医学,也就是所谓的西医难学,西医包含的种类多,牵扯到化学、数学、解剖学、物理学等等学科,可如果你去的了解中医,中医牵扯的东西之多更是让瞠目结舌。

就现代而言,学习中医的前提首先要学习好汉语,古言,之乎者也不必说,光是一些古病名,没有一定的基础,你连一些医案都看不懂。

中医传承三千多年,古今病案多不胜数,现代的病案才占多少,民国之前,包括民国,这些名家医案,都没有白话文的,对古汉语不了解,压根看不明白,更别说什么阳五行之类的东西了。

除了要通古汉语,还要通道家、易家学说,明白天地至理,了解体构造,体经络、位,体体质,明白中药的药,揣摩患者心理等等......

可以说一位厉害的中医绝对是一位通道家、易家学说的古汉语大师,同时是一位了解体构造和体经络的大师,也是一位通药理的药剂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家。

中医易学难,也正是因为如此。

现在患者药没吃,方子被质疑,方寒自然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他这么走了倒是容易,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可这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

要么不来,来了方寒自然不会虎蛇尾。

方寒说着,不等雷军锋开,就继续道:“气两伤是指热病或某些慢、消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临床上常见的气两伤有三种况,一,见于热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红或绛,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二,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三,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咽燥、自汗、盗汗、热、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然而患者却持续十多天高热不退,看上去面色惨淡,嘴唇焦,有气无力,确实属气两虚,可这个时候却不能去补、补气,而应该以退热为主,要搞清楚先后。”

“生石膏是不是苦寒药,古今一直有争议,这儿也不用再争论,可生石膏甘、辛这是共识,不仅能出汗,又能清热,用于治疗热证再好不过.....”

说着方寒走到何文宏边上,一伸手从何文宏手中拿过病历,打开来,道:“我刚才注意到了,这上面有好几个方剂,其中也不乏生石膏,可为什么效果乏善可陈,剂量不足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

“那也用不到60克吧?”雷军锋的声音已经软下来了。

换了平时,哪怕最开始对这个药方有争议,雷军锋也会多想一下,可他刚才因为心中对方寒又偏见,所以就冒失了些。

可冒失归冒失,雷军锋的水平还是在的,方寒说的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说,他还是听的明白的。

方寒看了一眼雷军锋,继续道:“刚才雷主任说了,是药三分毒,哪怕是中药同样有毒副作用,在这儿我还真要多说一句,毒副作用这个词在中医概念中是不存在的。”

雷军锋张了张嘴,正要说话,方寒已经再次开了:“为什么说毒副作用这个概念我不认可,正是因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换句话说,所有的中药、养生、治病的作用,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数千年中采集和尝试天然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

说到这儿,方寒目光环视,缓缓道:“现在很多研究中药,讲什么科学,可很少有从源去看待问题,在类诞生之初,食物的也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现的,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