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起义(4/5)
与杀
并没有什么不同。
徐四海这么做,引起了一部追随他的
的不满。
不少
趁着外出征粮的机会,偷偷逃走。
对于逃兵,徐四海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他们
虽然逃了,但他们的亲朋好友,统统都被抓起来,斩首示众。
徐四海的这一举动,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士兵。
随着收缴来的粮食越来越多,徐四海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始挥师北上。
队伍出发之前,徐四海找来所有部将,众
在一起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商讨北伐大计。
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先不要和官兵硬碰硬,而是壮大队伍,保存实力,在徐徐图之。
他们一路尾随太平教叛军,跟在他们的
后面捡漏。
在太平教攻占过的城池里面,不少
对他们恨之
骨,徐四海利用这
仇恨,将他们骗进自己的队伍之中。
等到他们得知真相之后,已经上了贼船,只好跟着他一起北上,没有别的选择。
就这样,徐四海一路上不断吸收新鲜血
,队伍的
数,很快达到一万
。
数在增加的同时,粮
的补给却跟不上。
徐四海没有办法,只能提前改变计划,开始进攻那些没有被太平教攻打过的城市。
他们攻打的第一个县城,叫昌平。
徐四海听从李申的建议,先派出一小队
锐,混
流民当中进城,让他们将城门打开。
而后率领部众攻进去,打了城中守卫一个措手不及。
徐四海首战告捷,军中士气大增。
半个月之后,再次率领部队,攻打一个叫做南皮的县城。
因为昌平一夕之间被灭,南皮守将对徐四海心生畏惧。
徐四海的部队还没到,他便先带着家眷和亲信逃跑。
城中没有了守将,士气溃散,士兵也跑了一大半。
余下的
马,虽然竭力阻挡,但还是打不过徐四海的大军。
半天还不到,南皮城就被攻下。
徐四海吸收了
军,军队
数达到一万两千。
接连打了两场大战,徐四海想要休整几个月,好好整编一下
马,但李申却认为,眼下正是部队士气最旺盛的时候,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再攻打几座城池。
徐四海听从了李申的建议,带着部队继续出发,连续攻下三座小县城,部队
数达到了两万。
徐四海五战五胜,信心大增,再加上手底下
兵强将无数,不再满足于攻打这些小县城,便召集群将,想要攻下昌乐县这座大城,作为临时的据点。
在场之
,全都信心满满,没有一个反对的,只有李申站出来,说军队
数太多,需要整合一下,不宜再发兵攻城。
徐四海正在兴
上,听到李申这么说,不由感到大为扫兴。
但李申说得也有道理,他便答应攻下昌乐县之后,再停下来整军。
李申虽然不赞成,但徐四海毕竟是主君,决策权在他手上,而且他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点
答应。
昌乐城不比其他小城,城中拥有一千名正规的守备军,还配备四门火炮,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各一门。
徐四海的部队
数虽然很多,但昌乐城守将占着地势之利,据城死守。
徐四海派出多支部队,从四个城门同时发起进攻,一连打了三天,非但没能将其攻下,反而损失了将近一千
。
李申建议先将昌乐城围住,围而不攻,待城中粮
耗尽,士气低迷,再派
进攻。
徐四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他觉得自己手底下有很多士兵,很多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只是为了混
饭吃才跟着他打仗。
他不需要这些酒囊饭袋,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拿他们当炮灰,在消耗昌乐城守军的同时,也有一个合理的借
,将他们处理掉,节约一些军粮。
徐四海没有告诉李申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这虽然是为了大局着想,但在心里想和说出来是两回事。
如果说出来,难免会让李申觉得他是个冷血无
的
,让他感到心寒。
但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作为这支部队的统治者,他需要考虑更多的事
。
以他对李申的了解,他绝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所以,徐四海只能装糊涂,继续派兵攻城。
最终,徐四海付出了三千
的代价,攻下了昌乐城。
因为这场战役打得太久,死的
太多,昌乐城虽然成功攻了下来,但士气大降。
为了鼓舞士兵,徐四海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允许他们在城中自由扫
三天三夜。
只要不要对自己
动手,无论他们想做什么,都随便他们。
这一决定,让一度低迷的士气,瞬间变得振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