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独目(1/2)
枯林禅寺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山县城并不算远,这也是天下寺观的一个规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既不能离城镇太远,少了善男信的供奉,也不能离城镇太近,失却了清净。
周嗣等临近县城,拜别过苏彻,便跟小书童话别,然后去寻相熟的买家
割药材。
货物进城门要额外加一笔税,在城外割便能让他们节省些成本。
苏彻让看门的门吏验过吏部的印信,便由其领着奔县衙而去。
山县内的通道是大梁开国初年翻修过的,南北和东西各有一条青石铺就的大道,其他街巷都是用黄土铺就。
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各色的招牌令目不暇接。
“百年刁家老号”“南北货”“吴刀蜀锦”之类的旗号下面多有抱着胳膊互相聊天的店主。
街面上的行却很少,一个个面无生气。
山县城好像睡过了劲,一副醒不过来的样子。
处处透着暮气与疲倦。
县衙在县城的正中央,衙门横着排开,按照朝廷规定的法度,左右各有一扇侧门,正面还有一扇正门,这也是江湖上为何将官府称为“六扇门”的原因。
衙门的左手边竖着一块诫石。铭文乃是前朝所定,上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
“县尉大,这是朝廷诫石,按照成法,新官上任需先三拜诫石方能上任。本县官员出
县衙,也要一拜以示郑重。”
“嗯。”苏彻哼了一声。
按照朝廷的规矩,新官上任需要在此地向诫石三拜以示尊重。
苏彻看着这十六个字却只想发笑。
前八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八个字确实字值千金。
可“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贪官虐过了百姓,百姓却只能指望苍天来管,简直令笑掉大牙。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夏消融,江河横溢,
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
曾与评说?”
苏彻一句有感而发,所以才有写“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县尉大稍待,我这就去叫门子开门。“
领路的门吏一声告退。
县衙的大门等闲不开,平时只是走偏门而已。
新官上任,确实是一件值得开大门的事。
苏彻不愿拜诫石,门吏不敢难为他。
县尉可以不拜诫石,县尉不拜,没有会挑剔什么。
但是门吏却不能不开中门,即便县尉不发作,焉知县丞怎么看,主簿会不会教训自己一顿当作讨好县尉的。
至于县尉属下的那些巡检、游缴们为了讨好上级会给自己多少脸色?
能上门吏,他自然是明白事的。进衙门通传几句,先是寻来县丞用惯的书吏,告诉他县尉马上
衙,让他将预备迎接的流程提前开演。
再找到主簿的一位心腹,让他火速去东门告诉姜县丞与田主簿,那位县尉已经到了。
安排完毕,门吏再去找来门子和几个苍,一起将正门打开。
可能是县衙的大门许久未曾开过,他们费力许久,这才将大门打开。
衙门这边一片喧闹,自然引得周围的街邻们打算过来围观,想瞧瞧这里是什么热闹。
几个守在衙里的衙役捏着黑红两色的水火棍大咧咧地从衙门内跑出来,鼻孔出气地吆喝着不让他们近前。
“凑什么凑,朝廷的大上任,关尔等鸟事,回去啃自己媳
脚面去。”
“薛老三,老子没得媳,倒是你媳
脚面白
,给老子啃啃。”
“找打是不是?”
“躲躲,咱们躲躲。你个光棍穷汉,跟老爷们争什么?再说了,要啃也不到你,薛老三在这里站岗,他媳
的脚自然有他爹替他啃着哩。你是他叔,还要往后稍稍。”
苏彻冷眼观瞧,似乎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
因为一直背在自己身后的那个剑匣,正在轻轻震动。
灵兵示警,必有原由。
县衙大门一开,登时便生出一恶风。
苏彻只见得眼前一片化不开的黄气从大门内滚了出来。
一阵腥臭。
黄风滚过,周围哪还有?
没了门吏,少了衙役,更没有了围观的百姓。
四下空,只有那刻着十六字的诫石竖在那里。
“饿……”
一个青衣从衙门内走了出来。
这身高近一丈,一颗光上看不见五官,只是面目正中心生着一颗大如碗
的独眼,披着件青色袈裟,赤足如蒲扇一般,脚趾如鹰隼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