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药仓取药(1/2)
如今仔细一比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若高洋真的是狂症,以上这些药所调配的汤药,自然没有丝毫问题。
全方配伍恰当,可问题是,以上皆为所治狂症之药。
!
这就出大问题了。
高洋所患之病,是癫症。
按理,最初就不该是用这些。
癫症,本该服用的是石菖蒲磁朱丸,远志而镇心,通窍而醒神,定志而安神。
再配以礞石滚痰丸,方中青礞石,以攻顽痰积聚。
高宝德缓缓蹲下,将埋
自己的膝前。
她好想哭,但却已经没有了眼泪。
治以泻火降痰,镇心开窍,所用礞石滚痰丸,方中青礞石以攻顽痰积聚。
沉香降气,黄芩泻热,石菖蒲豁痰开窍,生铁落、赭石借其重坠之力。
摄痰火下行,合承气以助其通下之力。
缓用大黄者,初轻渐重,由少量加至多量。
是因,狂症所用泻法,不宜猛攻速下,恐骤伤其而变证由生也。
她这些年,一面在帮宇文邕处理同州的文书,一面又在随着祖珽修习医法旧典。
就在去年,她才可以说是将神类的急症,尽数掌握。
如今挑出癫狂之症,于高宝德而言,已经算是不足为奇的小小病症了。
那还得多亏了祖珽掏出他范阳祖氏的家学。
范阳祖氏,多少代的大族,族中自然有传承数辈之久的医书。
祖珽待她倒也不薄,可能是因为宇文邕的关系,可不管如何,高宝德的医理技法,有了不少的长进。
所以在太极殿之时,高宝德才敢不由分说地上前,给高洋切脉。
才敢质疑太医署的医官,对高洋的诊断。
倒不是全因高宝德目中无,自以为高
一等。
其实太医署,自她还未离邺之前,她就感觉其中的医官,并没有尚药局的那般得力。
当年,尚药局犹有祖珽坐镇。
虽说祖珽并不太管事,可尚药局还是比太医署要来的靠谱些。
如今弊端就来了。
高洋急病来得突然,按照规制,又是由太医署诊断的。
早年的白发苍苍的太医令老大,前年又告老还乡。
后来上位之,是个四十余岁的署中医官。
高宝德不熟,可这并不耽误,高宝德此时咒骂于他。
庸官!
缓了许久,理迫使高宝德重新又站了起来。
她来不及捋平自己发皱的衣衫,连忙拾起一只狼毫,在帛书之上,大笔挥开。
她要重新写就一份针对高洋癫症的药剂。
虽说高宝德也很是好奇和怀疑,为何高洋瞧上去分明像是狂症之病,但脉象告诉高宝德这定然只会是癫症。
她虽然怀疑,但来不及探究。
书罢,连忙唤:“来
!”
尚药局中,她是侍中。
虽说众怕她隐晦的身份。
可不管怎么样,尚药局之中,她侍中的官阶,自然还是有侍奉在侧的
婢和内宦。
屋外一个婢探
行礼:“
侍中有何吩咐?”
“带我去局中取药。”
她不太清楚,有很多药,定然是放在不同的地方。
虽说谨慎起见,高宝德想要亲自取药,亲自熬制。
可正是知道,自己于尚药局是个生疏的面孔,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局中各药存放之地。
由是,还是让带着自己前去,比较靠谱些。
门外婢道诺。
高宝德三两下就自屋中而出,让婢带路,自己则大步跟上,几个拐弯,就到了尚药局藏放药
之地。
很宽大。
看着面前耸立的高阁。
高宝德将其和粮仓联系起来。
确实如此,看上去,禁中藏放药之地,足足数十亩,看着阁楼,就像是大型的粮仓。
不愧是大齐。
不愧是禁中。
种种原因,其实药在当世是极为珍贵的。
尤其是一些难得之药。
这些药,尽数藏置于禁中此地。
有很多珍奇之药,恰恰是能救命的。除了禁中,其他臣民手中都难拥有。
也正是因为难得稀奇之故,这座完全属于高洋的药仓,其实用途,有时候说起来与宫中府库差不离。
药仓之内的奇珍妙药,高洋时不时会挑选出几株,赐予功臣。
药仓之内,也有侍奉在此,打理药的
婢宫
。
高宝德出示身份,药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