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局势(1/2)

这里是胡家村,一个普通的却又不普通的小村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山上树木茂盛,水中鱼虾丰美,村前篱笆墙,村后枇杷树,房前屋后种瓜种豆。有着篱笆茅屋的朴素,也有着青山绿水的淡然。

此时正值暮光时分,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扛着锄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放在现代,这里绝对能称得上是最美村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只有贫穷落后没有美。

不普通的是,这里是黎氏的一个秘密据点,事有不逮,便可退守山。

村子的东边有一个小山包,山顶可俯瞰四周,是黎安民前身常去呆着的地方。

此刻站在前身喜欢呆的地方,心略微有些不同。

前世的他是一个探险小队的队长,四个伙伴也是一起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穿越前他们正在黔南山的一个探险,哪知刚进去不到一个小时便遇到了地震。

地表虽说震级不大,但对于那时正位于山处的黎安民小队来说,仿佛就如世纪末一般,正巧地震又震了山里的水脉,那时的他们真可谓是慌不择路。

黎安民依稀记得他们逃到最后看见了亮光的地方,想也不想的便冲了进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少爷,如今该如何是好?”达叔突然间的问话打断了黎安民的沉思。

黎安民闻言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远方那座仿佛被削了一半的山峰问道:“达叔,那里怎么回事?”

达叔闻言朝着黎安民示意的方向看去,虽有些疑惑,但还是拱手回道:“回少爷,那里便是昨天您出事的地方,说来也奇怪,最近天晴无雨的,昨竟然塌山了。”

“塌山?”听到达叔的回答,黎安民不由得有些疑惑,前身也是够倒霉的了。

“是啊,那座山近来也是怪事连连,先前村民们多次听到山中鼓声阵阵,有胆大的村民去看了看,并无异样,久而久之,村民便以为是山神打鼓,昨发生的事,他们便当做是山神发怒了。”

听着达叔的话,黎安民又转身看向山下的村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刻的他们正在村举行祭拜仪式,祭拜的方向便是黎安民所看到的那座山峰。

“唉!”见黎安民看着山下的村民发呆,达叔便叹了一气自顾自的说道:“心是会变的,很善变,盛世的时候,们不管信仰什么,道门也好,佛门也罢,归根结底信仰的还是朝廷,朝廷是心稳不稳的根本。可是到了世,们不相信朝廷了,那就只能信仰满天神佛,很多时候,他们哪怕对鬼神的敬畏也强于对朝廷的敬畏。”

“有信仰,总归是好的,至少他们还能活下去,怕只怕那天他们没有信仰了,他们变成行尸走一般了,眼中没了希望,那才是灾难。”对于达叔的话,喜历史的黎安民甚为赞同。

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远的一次农民战争可以说是明末的农民起义了。

通常来说,农民起义之所以发都跟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只有在民不聊生,万般无奈的况下,农民才会奋起反抗朝廷的统治。

“老多话了,少爷毋怪。”见黎安民理解了自己的意思,达叔只得微微躬身拱手道。

黎安民见状只得无奈一笑,说道:“达叔,虽然我才十六岁,被你们宠溺得紧,但大道理还是懂一些的。”

前世的他三十多岁了,没想到穿越到了一个未成年身上。刚才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回话,就是在适应这个年纪的身份而已。

“少爷自小聪慧,老哪敢小看。”达叔闻言笑了笑,顿时放下心来。

“消息可靠吗?”黎安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聊,转而问道。

听到黎安民的问话,达叔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回道:“可靠,大夫先是听到传言,没有轻信,等了两天等京里的老爷亲信也传来消息后才告知这里。”

黎安民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继续问道:“还有其他消息吗?”

“播州杨氏、思州田氏、矩州罗氏以及黎州沙氏等土蛮有异动,怕是有复叛的打算。”达叔回道。

播州、思州、矩州三地是后世的贵州地区,黎州是四川行省与乌思藏都司的界地。

听到这个消息,黎安民环抱着双手,来回渡步的沉思着,结合先前的“传言”二字,他总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按常理来说,黎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海真被滞留京城,那么他的亲随一定会第一时间向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