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变故(1/2)
崔括本想着把沈梦得抬出来骗着家和皇帝先同意安排一个
在近处教导着皇帝,趁机安排自己的亲信大臣好更加
细地掌控皇帝的一举一动,反正他也会安排
阻止沈梦得最后获得这一职位。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识竟然突然出了变故,提前安排
站出来选他自己做皇帝师傅的这一
选,这大大出乎了崔括的意料。
这一变故虽然出乎了崔括的意料,但崔括觉得局势还尚在掌控之内。
有了推荐识的先举在前,他再推荐一个
也不再显得突兀和别有用心了。
崔括横跨一步,朗声道:“陛下,臣也有一推荐。臣虽然无法胜任教导陛下之职,但臣接下来推荐一个
必能胜任。”
识不动声色的撇了崔括一眼,不禁佩服起父亲的未卜先知。
朝堂的走向已经偏离了昨晚元琼和崔氏兄妹二商量的方向,元琼觉得自己目前也斗不过这群朝堂巨佬,她眨了眨眼睛,接下了崔括的话:
“不知是何能得舅舅如此推荐?”
“朱释。”
“朱释?”一名官员大惊失色,“可是那位如今在江都讲学的那位朱释?”
崔括微微一笑,“不错,正是那位朱释。家父早年恰好曾有恩于他,朱释欠了我崔家一个,只要修书一封,那朱释便可以前来教导陛下。”
朱释之名元琼自然听过,朱释现在可以说是大魏现在最具有含金量的大儒。朱释是成宗,也就是元琼的祖父在位时中的状元。因为不满成宗的治理国家的作风,上书数次没有被采纳,便愤而辞官,回老家江都去进行讲学。因为不受朝中琐事所烦扰,朱释反而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几十年过去了,已然成为了享誉盛名的大儒。
崔括看向元琼,言辞恳切:“朱释的学问想必陛下也曾听说,可以说是如今的大魏中学识最为渊博的之一,况且此
没有担任朝廷的一官半职,也有大把的时间来教导陛下,显然比起沈大
和
大
来说,更为适合教导陛下。”
朱释?王故嘲讽的勾了勾嘴角。他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慢慢悠悠道:“既然崔大家和朱释有旧,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朱释乃品行败坏之
呢?”
崔括淡淡地看了王故一眼,没有说话。
“老臣听闻这朱释,明明家中富庶,却偏偏在湖边修了两座茅屋居住;修茅
屋就罢了,下
确实一个不减,照常伺候;年年招生,不限出身,可那些个能在他举办的文会上露面的学生,皆是殷实之家的子弟。这种
,分明虚伪至极,借着教书的名声博取世
目光,品德败坏,如何能够教导陛下?”
崔括不为所动,“王相倒是打听了不少,可崔某相信太傅的身体不出几月就能好转,短短几个月的功夫,让朱释来教一下陛下又有何妨?这朱释是否好坏,尚且不明,难道王相能找出比朱释更有学识的
来教导陛下?”
王故冷哼一声,“先帝在时,也曾经招过朱释来朝廷任官,三番两次去请,这朱释却一直推拒,好在先帝仁厚,不曾和他计较。选这样的给陛下当老师,崔大
岂不是要借此
羞辱皇家的脸面?”
崔括脸色稍沉,他没想到王故会这么难缠。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了起来,元琼却好似没有察觉到一般,面作苦苦思考状:
“沈大为
刚直,学富五车;舅舅乃皇亲贵胄,一身学问也
得太傅亲传;这朱释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朕拜读过好几篇朱释的文章……朕觉得诸位大
推荐的
选都不错….”
元琼愁眉苦脸,转对崔太后道:
“母后,你一向会帮着朕拿主意,你觉得究竟选哪一位当我的老师更好呢?”
崔太后显然没有想到元琼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的主意,面色一怔,竟是哑然。
“陛下乃天潢贵胄,怎么可以让太后娘娘做自己的主呢?陛下过些时就可以亲政了,怎能事事依赖太后娘娘?”
识拧起了眉毛,语气毫不留
。
崔太后脸色一僵,识这话虽然是在数落元琼,但字字直指她!
王故面色也不悦起来,朝后轻轻呵斥道:
“大
放肆!你虽是皇帝的亲舅舅,也不可以如此对陛下不敬。”
识面不改色,没有因为王故的呵斥就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在朝堂之上,臣从未以陛下的舅舅自居过,但臣在御史台任职,记御史的本分,时刻记得要督促陛下做一位明主,如今陛下事事都要问过太后,显然不是明主所为。”
崔太后面色更难看了,真当她听不出来这两伙联合起来骂她?
崔太后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哀家一介流之辈,也只是先帝临时的命令协力朝政,具体如何,还是得靠各位大
和陛下做决定,哀家自然不敢违背先帝的遗诏。至于为陛下的老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