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杨与肖(1/2)
“你知道一个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杨琛道:“愿闻其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八个字。”肖正国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杨琛以为然,点
道,“肖哥高见。”
“我算什么高见,不过是拾牙慧。这是
家黄庭坚赞苏东坡的。”肖正国看着杨琛道,“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这种影子。”
杨琛吓了一跳,“肖哥,你这是要捧杀啊!”
肖正国摇摇没有解释,另开了话
:“我很羡慕有才气的
,年轻时也写过几笔文章,可惜匠气有余而才气不足,这是当时一位老师的评价。”
肖正国看着认真倾听的杨琛,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和这个年轻说这些,他本来是抱着功利之心想要拉近与这个年轻
的关系的。
可能好为师,得英才而教之是每个
的通病吧。
肖正国想着,嘴上道:“那时我还年轻,年少气盛,还顶了老师两句,甩脸而走。”
“不气盛那还是年轻吗?”杨琛笑道,“后来呢?还有在写作吗?”
肖正国闻言失笑,“后来倒也有写文章,但都是自娱之作,年岁大了我才知道那位老师说的是对的。创作,真的很吃天赋。”
杨琛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不是你没有才华,而是你选错了路。
就像现在,你不就成了作家的伯乐吗?多少作家得结你,希望你能从指缝里漏些油水来养家糊
啊!”
“促狭之辈!”肖正国闻言哈哈大笑,“说什么结,是共赢,我也得靠作者吃饭啊!”
“肖哥,既然是共赢,那关于版税的问题能让一步吗?”
“你倒是会见缝针。我虽然是个编辑,但也算是文
,两个文
聊创作,提阿堵物作甚?”
“我这叫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不然你拉着我谈心,还三扯四扯地给我戴高帽子,我怕被你的迷魂汤给灌晕了。”
“我还真不是给你戴高帽子。”肖正国沉吟道,“这样,我给你个承诺,关于版税的问题,最后一定让你满意。”
杨琛笑道:“不怕我狮子大开?”
肖正国拍着胸脯:“你放心,就算你狮子大开,哥哥我割了身上的
也要填饱你的胃
。”
“哪能让肖哥你割,我们追求的是共赢嘛!”
“你说得对,共赢。当不了千里马,我得当好这个伯乐。”肖正国道,“其实我找上门,是冲着你的来的。”
杨琛疑惑道:“冲我来的?”
肖正国点:“我之前并没有说假话。在我见过的作家里边,年少成名的底蕴太薄,失之于肤浅,又因为名利醉
,如伤仲永。而那些年高的,则是积累足够,却少了几分朝气,失之于蓬勃。
你不一样。行远自迩,踔厉奋发,韬光逐薮,含章未曜,正如初升红,鹰隼试翼。
所以,在我看来,你是真的前途似海,我所看重的也不是眼下的蛋,而是想把你这只下蛋的
也一起抱走。”
杨琛:“……”
肖正国是个才,说话还好听,相处起来很愉快。
但是他的话,信上三分尚可,全信的就是傻子。
当然若是换一个真的只有十四岁的孩子来,或许早就被他的马拍得找不到北了。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遍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似此等物可超过两掌之数了吗?
换句话说,那是真正的五百年才出一个的文宗级物,足以青史留名的!
杨琛有自知之明,本来就是中之姿,如今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个没
知的文贼而已。
欺不欺心,或许也正是因此才得了肖正国所谓的“韬光逐薮,含章未曜”八字之评。
肖正国真的是因为在网上看了文章才找上门儿的吗?
杨琛触网发文至今,历时一年零五个月,该来早就来了。
事实上,此时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已经在宝岛出版发行,初初试水就销售一空,而且火程度喧嚣尘上,“轻舞飞扬”已经成了宝岛民众的网络
。
出版社正在加班加点加印,而这个吃螃蟹的出版社就是宝岛红色文化出版社。
与此时的内地出版社不同,红色文化出版社相当灵活,尝到甜之后,除了尝试着与大陆沟通,希望得到大陆授权在内地出版《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外,还将目光转移到了网上。
“杨二郎”之名映眼帘。
于是当下通过《悟空传》联系到了北体大出版社,又通过出版社找到了杨琛的地址。
繁体版权和简体版权是两码事,加上主编和杨林又是朋友,图书销往宝岛,不吝于锦上添花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