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清明节(2/2)
时代,大多风气都是由皇宫里传
民间的,
唐代清明节拔河也是一项盛行的节
娱乐活动。据《全唐诗话》记载:唐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三月一
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而《封氏闻见记》对此记载甚详,唐中宗于清明节幸梨园球场,命侍臣分朋拔河,当时分宰相、两位驸马为东朋,有三位宰相、五位将军为西朋,东朋贵
多,西朋不服,请重新分组,唐中宗未同意。结果西朋竟输于东朋,尤其是仆
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因年高体衰,竟随绳被拉倒在地,好长时间起不来,惹得皇上、皇后、宫妃、公主大笑不止。
在《资治通鉴》与《景龙文馆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为何清明节要重视拔河呢?原来清明节正是春耕播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时,而古
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之意。《隋书·地理志》云:举行拔河之戏“俗以此庆丰收,用致丰穰,其事亦传至它郡”。正因此,历代帝王都加以提倡,宫廷民间,均甚流行。
唐代清明之
,还盛行斗
之戏。斗
在战国已很盛行。《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市民好“斗
走犬”。汉代达官显贵、游手好闲之徒也多喜欢斗
。至于汉画像石、画像砖上,斗
图更是屡见不鲜。三国时曹植还曾赋《斗
篇》。不过那时并不一定在清明节。但是,到了唐代,斗
活动却盛于寒食清明节之时。
陈鸿《东城老父传》记载唐玄宗未即位时就好清明斗
之戏。即位后,还在宫中专门修建了
坊,选养了“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
千余只,并选六军小儿五百
专门负责驯养。一时长安宗室贵族、达官显贵竞相仿效,大兴斗
之风。京师男
以斗
为事,一些游闲公子为弄到好
不惜倾家
产,重金购之。一些家境贫寒者,养不起
,竞玩假
,以此为乐!
所以,陈宇现在严重怀疑李二是趁着寒食清明的时候,出长安来洛阳,借着为国祈福的由
,好好的玩乐一番!
不满归不满,陈宇还是得老老实实接待李二一家子的,这次不光是李二自己来,连同长孙皇后,以及一
皇子公主,连带朝中几个重要的臣子,都会陪同李二来洛阳。
陈宇把自己在白马寺的住处腾了出来,命
打扫
净,李二和长孙皇后一家基本上就是下榻在这里了。
过了几
,不断有信使来报,李二的车马已经离洛阳城越来越近,陈宇忙点齐
马,连同郑西明和王修二
,直奔洛阳城的南门外,早早的就在官道上等候李二的銮驾了。
临近中午,陈宇掏出怀里的望远镜来,看着远处,一旁的王修艳羡的问道,
“大将军手中的,便是千里镜了吧?某曾听王公信中提过,此乃安邦定国之神器啊!”
陈宇撇撇嘴,也就是大唐的技术糙点儿,望远镜的质量不高,所以没有大量配发,自己这副还是将作监用水晶做的,如果用玻璃就看不了这么远。
透过望远镜,陈宇总算看到远处渐渐行来大队
马,为首的应该是李泰这个小胖子,骑在马上陈宇一眼就认出了他。
陈宇忙放下望远镜,整整衣冠,和郑西明还有王修下了坐骑,随时准备迎接李二。
“臣陈宇(郑西明,王修),恭迎陛下圣驾!”待李二的銮驾到了跟前,三
齐齐一躬身。
李二笑呵呵的从銮驾上虚扶一下,
“好好好,
卿平身,这洛阳城,朕已有多年未曾来得了。”
郑西明是洛阳的主官,当即出列躬身道,
“陛下路途劳顿,还请先行前往白马寺歇息,温国公已然将寺中整顿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