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拉杆风箱(2/2)
快就从风箱中发了出来。
“嘶,这风力竟比现在的水排更甚!”张亮很快发现了这风箱的
髓。
“郧国公好眼力,这风箱可大可小,若是造大了,便在外面用水排发力,免得匠
白用了气力。”陈宇还在一旁解释道。
张亮点点
,打造兵器用的排风可比这风箱大多了,但是既然能做小的,自然也能做大的,当即张亮朝着陈宇一拱手道,
“吴国公
于格物,某佩服之至,不知这风排可有个名字?”
陈宇撇撇嘴,心道还好李二不在,要不然贞观箱可就没跑了,当下笑呵呵道,
“尚未取名,左右不过是鼓风之用,便叫风箱也就罢了。”
张亮点点
笑道,
“甚好,这木箱之中能鼓风,风箱倒也贴切的紧,某这就让工部赶制,先行在其中一个炉子之上试验。”
张亮也不含糊,隔
便让工部的匠
卯足了劲,给其中一个炉子打制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风箱,看上去唬
的很,光是拉杆就得一
高,若是不用水力,二三
都拉不开这风箱。
陈宇作为火器署原先的上官,自然也得到场,看着匠
们七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八脚的把风箱连接道炉子上,又指挥着众
添上焦炭等物。
“拉风箱!”陈宇一声令下,通过水力扇排发动的风箱被两个匠
缓缓拉动,瞬间只觉得屋中的空气都被抽走了不少。
“当真可行!”火器署的一名主簿乐颠颠的看着炉膛内的火苗道。
随着风箱的拉动,炉膛之中的火苗也渐渐势大,在匠
们卖力的拉动下,火焰甚至已经发出白金色来,而后却又渐渐转为蓝白色,正是温度逐步提升的象征!
“神了!这般的冬
,竟也有如此的温度!”一
火器署的匠
喜笑颜开的说道。
见风箱奏效,陈宇和张亮这才赶回东宫,李治已经下朝了,正在丽正殿里歇息,魏征则在一旁絮絮叨叨的给他讲一些治国方针,
“启奏太子殿下,吴国公所制得的风箱当真灵验无比,火器署已然加紧制作新式火铳,只待来年开春,便可装备于我大唐军士了。”张亮躬身道。
李治见陈宇来了也开心的很,终于可以不用听魏征唠叨了,笑眯眯起身道,
“烦劳张卿了,此事孤定即刻上书报与陛下知晓,尔等均有封赏。”
魏征一看,得,今天估计也讲不了多少了,
脆退回半个身子,朝李治拱手道,
“老臣今
便告退了,便由吴国公来教导太子,改
再来向殿下询问治世之道。”
李治眉开眼笑道,
“是了,恭送魏师。”
陈宇是太子少傅,理论上也是要教导太子德行
守方面的功课的,但是陈宇哪里管的了这么多,李治当即把陈宇留下,嬉皮笑脸的凑过来道,
“姐夫可算来了,魏师今
盯了我一整天,险些答不上来。”
陈宇呵呵笑道,
“殿下天资聪颖,又得明师教导,他
必能承陛下之大统,继我大唐万世基业。”
陈宇一番吹捧,李治骨
都轻了四两,小小年纪经不起陈宇这般的吹嘘,险些以为自己就是一代明君了。
陈宇见也差不多了,这才从东宫出来,刚走几步,便看见孔颖达领着骆宾王朝东宫走去。
“见过冲远公了,这是要带观光去哪儿啊?”陈宇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唔,见过吴国公。”孔颖达也忙眯着眼睛,朝陈宇一拱手,身旁骆宾王见了陈宇十分欢喜,恭恭敬敬躬身道,
“学生见过陈师,冲远公正要带学生前去面见太子,以求得陪伴太子念书之事。”
陈宇恍然大悟,陪太子读书这种事是孔颖达负责的,李治和骆宾王年纪相差不大,有个陪读的书童也挺好,只不过这事儿还是得李二做主,孔颖达也就是先带骆宾王去见见。
骆宾王,这个原本生命中充满了磨难的少年,在陈宇的穿越之下,如今在一
太学生里也算是出类拔萃,孔颖达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如果不出意外,骆宾王一旦成了李治的伴读,那么在李治登基后,朝堂之上也会有他的一席之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