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安远门之变(5/8)

崔太后缓缓开劝道:“陛下何必动怒,宁妃的话虽不中听,却也是实。”

“太后所言极是。”

以崔氏朝臣为首的大臣纷纷附和。

崔太后暗示王氏在朝官员,那王氏子弟顶着自己摇摇晃晃的颅进言说:“俗话说的好:凡事不会空来风。宁妃也不敢当着众大臣的面伪造圣旨行大逆之事。陛下如果又反悔了,不如此事就此作罢了吧,众大觉得下官提议如何。”

王飞猛怒目而视,满脸都写着一个‘滚’。

见无附和,又自行滚了回去。

宋丞相思虑一番,说:“既然宁妃娘娘说万全公公也在,臣想请万全公公复述那写诏书时发生的事。”

万全朝堂下众臣微微鞠躬,便将那自己知道的事一五一十全部说出。

众臣听后朝堂一片鸦雀无声。

宋丞相又说:”这么说来,酒是宁妃送的,陛下也传召过笔墨,只是不知怎的陛下似乎一点都不知道有这封圣旨的存在,更巧的是这圣旨是唯一的知宁妃娘娘所写。”

朝堂上的风因宋丞相的话而变得有些诡异。

崔太后说:“丞相这是诛心之论。难道丞相也怀疑是哀家的主意。”

宋丞相连忙躬身,“微臣不敢。”

机辨见宋丞相半天没有点名问题所在,反而被搅思绪,心里默默骂了句:蠢材。他突然开:“不知宁妃娘娘给陛下送的是什么酒?怎得只一壶便醉了?”

宁妃神色顿时有些紧张起来,她支支吾吾地说:“是本宫家乡的蜜酿。”

“哦!先帝生前也赏过我大月氏的蜜酿,那酒一开坛便是满屋的花果芬芳,久久不散,又如蜜糖般柔滑,当真是好酒。只是微臣偏烈酒,对这等适合子饮的美酒实在喝得不痛快。”机辨浅笑一声,“怎的陛下酒量这般浅,看来谢将军没讲实话。”

谢英立马反应过来,“公公,请问陛下喝过的酒壶是否还在?”

万全立刻反应过来,“才该死!才这就去取。”

崔太后脸色慢慢垮了下来,她就知道这群跟随先帝打天下的大臣不好糊弄。只是她不懂,为什么这群大臣会这般维护轩辕启而不是她的宇儿?!论身份、论才识,他的宇儿哪里比不上淑妃的儿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漏?

她心如麻、眼神闪烁不定,强自安慰自己道:宁妃就算供出她,也是空无凭。

万全拿来那个酒壶,谢英说:“既然国师喝过大月氏的蜜酿,那还是请国师查看一下吧。”

机辨接过酒壶,打开圆顶的壶盖,凑近细闻。只片刻,见他微微皱眉,似乎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严肃地看向宁妃,问:“宁妃娘娘当真给陛下喝的是大月氏的蜜酿?”

宁妃倔强地说:“是。”

“呵呵。”

“国师,这酒难道不对?”谢英追问道。

机辨将酒壶放到万全手中,“让御医和司酒局的管事来辩一辩。”

万全悄悄看了眼轩辕启,轩辕启寒着脸说:“传。”

御医与司酒局的管事匆匆赶来,对着空酒壶闻了又闻,两不约而同对望一眼。

司酒局的管事对轩辕启回道:“回禀陛下,此壶内的酒香并不是大月氏的蜜酿。”

宋丞相急忙追问:“那是什么?”

御医说:“回丞相,是麻沸酒。”

“麻沸酒?”

“此酒有迷魂作用,服用后会任摆布,事后也想不起发生过的任何事。”

整个朝堂一片死寂。

崔氏某位朝臣见状,立即跪在轩辕启脚下,“陛下,宁妃娘娘居然敢行大逆之事,意图挑拨太后与陛下母子,宁妃其罪当诛,还请陛下及时发落,以儆效尤。”

朝堂上立马跟着跪下大片朝臣,纷纷附和要求处死宁妃。

轩辕启一言不发,眼睁睁地看着宁妃,“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宁妃冷笑一声,见珠帘后的崔氏一动不动,便嘲讽道:“太后果真冷静,臣妾佩服。”

某位崔氏言官立刻指着宁妃骂道:“大胆毒,竟敢攀污当朝太后。”

“看来太后是准备要我来背黑锅了。”

崔太后朱唇微启,“宁妃说的对,这件事说起来也有哀家的不是。若不是看见那道圣旨,心中生出不该有的幻想,又怎会差点酿成大错。哀家愧对先帝,愧对陛下信任。陛下,哀家愿退居后宫再不外出,还请陛下看在你我母子一场的份上,不要迁怒汝王。汝王是无辜的,他从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道圣旨。”

“太后果然狡言善辩。臣妾佩服。”

“宁妃,哀家知道你在后宫不得圣心,子过的孤苦。也是哀家不好,陪伴陛下处理国家大事,一时疏忽了你。你我同为后宫的,哀家可以理解你的心。如果你能迷途知返,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