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请示皇上(3/6)

,基本上没有能够跟苏轼相提并论。

在确定好了这几个之后,陆垚也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一些测试,结果并没有让陆垚失望。无论是开封府三组,还是苏轼苏辙两兄弟,都向陆垚展示了他们的实力,让他们作为裁判和解说,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最后剩下的,那就是教官了。有句话叫,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带不好兵的将领。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虽说的生命个体都会有区别,但是如何去带领他们,发挥他们的长处,这就是领袖,也就是领导者需要做的事

也就是说,这些百姓们现在虽说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百姓变成了蹴鞠队员,可是如果他们不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没有从身心上彻底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等到了比赛真正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一定是不会尽如意的。

对此,选出合适的训练者来,自然就是中重中之重了。对此,陆垚最后的决定,是折克行。不过这里陆垚是因为对于折克行的背景还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之后,才做出的这种判断,现在的折克行虽然还不是什么将军,而且在军事行政方面的才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不过陆垚是知道他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来的,所以,对于折克行,陆垚给予了无条件的信任。而自己的结拜兄弟折克行,最后也没有让自己失望,成功成为了军训教官,开始训练起了这八支队伍。

按照目前的形式来说,主观因素,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而且是十分完美的解决,这个蹴鞠大赛最困难的部分,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什么困难了。

剩下的,就应该是客观上的因素了。

比如,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队员们的食宿问题,为此,作为参赛队伍之一的带张茂才,因此狠狠的敲诈了赵祯一笔。自然,赵祯也没有惯着张茂才,反手就收购了张茂才在外城的归路客栈,为正式比赛后有从外地来到汴梁对新蹴鞠进行研究的官员还有百姓们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

客观因素,比起主观因素来说,其实是十分容易解决的,因为它少了这个变量在其中。

食宿问题解决完了,再就是比赛程的问题,由于考虑到自己科举考试的原因,所以陆垚将正式比赛的期推后,已经延后到了科举考试之后又过了几天,到时候,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这个新蹴鞠大赛。

而最后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工的,鸟巢体育场。也因此,陆垚在闭关之前,一直嘱咐棠溪,一定要盯紧了鸟巢体育场。棠溪就算再笨,也明白体育场的重要,所以在今天完成了其他陆垚代给自己的事之后,棠溪直接就到了外城,找了个客栈就住下了,他决定,至少在陆垚闭关的这几天当中,自己要盯住这个鸟巢体育场。

建造的师傅们看来还不知道陆垚已经闭关的事,不过,既然棠溪已经表示每天都要来视察,这就说明,陆垚对于鸟巢的重视程度绝非一般,这些工们自然也不敢怠慢,陆垚这次选出来的工匠们都是水泥厂当中的佼佼者,如果这件事做不好,说不定就会失业,他们自然是知道这个后果的。

当晚,棠溪回到客栈,拿出纸笔,开始总结起了自己这一天的工作。其他的事棠溪倒并不是很在意,只是今天去到曹家还有韩家的时候,他们两家的反应,棠溪总觉得十分奇怪。

其实,韩永合给棠溪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太好,他觉得这韩大基本上每天都是板着个脸,不是看这个不顺眼,就是看那个不舒服。可是今天这是怎么了,自己去到韩府的时候,都不止一次看到韩永合在笑了,本来棠溪觉得,这韩永合发笑,是因为知道了陆垚用功读书的事之后感到满意。不过后来棠溪仔细观察过,这韩永合,好像笑容并不是给到陆垚,倒像是自顾自在发笑。看来,今天韩府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而反观曹府,其实别看陆垚对于曹国舅一家不太感冒,这换了棠溪来看,他自己倒是对曹家的印象要好于韩家。在棠溪看来,曹国舅无论是看到谁,都是笑呵呵的,就算是对自己这样一个下,也没有韩永合那种趾高气昂的架势,这一点让棠溪十分欣赏。

自然,棠溪这种也是不会理解笑里藏刀这个含义的。不过,韩永合在待处事方面,确实不如曹佾随和,这和他们韩家对百姓的态度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之前就曾经表示过,韩文远十分不想找一直百姓队伍来参赛,他觉得这个新型蹴鞠运动就是给达官贵们准备的,以百姓的等级够不上参加这样的比赛,也正因为如此,韩家最后险些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另一支参赛队伍。最后在陆垚的帮助下, 才发现了陈晨这支纯百姓队伍,就算是这样,韩文远,包括韩永合也不太看好陈晨这支根队。

而曹家和韩家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时曹佾经常会对曹诱和曹评说的话。别看之前曹评和韩永合会当面怼起来,这是因为在曹评看来,这老匹夫的地位不如自己,而且非要装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所以曹评才会看不惯大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