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求证(1/3)
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以后,白雾绪低落,驰明瑞便邀请她去办公室聊一聊,想开导开导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白雾却拒绝了。
白雾对驰明瑞的印象也不怎么好。
本来,按肖祺当初的承诺,国际业务部经理的位置应该是由她来坐的。两年创业艰难的时候,整个公司包括工
在内也才十五个
,国际部就只有白雾一
,市场、销售、跟单、售后从
到尾全由她一把抓,每天忙得焦
烂额,极少有十点前下班的时候。
后来局面逐渐打开,公司闯过生死线,并获得一笔融资,肖祺开始大批量招兵买马,准备大一场。
而肖祺对白雾这些元老的安排,却大出所有的意料,他美其名曰,要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打造团队,现有队伍虽然熟悉业务,但是管理经验不足,工作经历不够亮眼,因此各个部门的经理要对外招聘。
国际业务部也不例外。
白雾信了。
她把准针公司当做自己的事业,只要对公司的发展有利,她就能接受。而且那时候她才毕业两年,渴望从顶级团队身上学习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
然而,直到如今,五年多过去,坐过国际业务部经理位置的已有七个,仍没有一个令白雾心服
服的。这七个经理个个出身名企,履历光鲜,但在开疆拓土,订单成
方面,没有一个身怀绝技。
尽管如此,肖祺仍没想过把白雾擢升为经理,这也是白雾有意疏远肖祺的第二个原因。
最新的经理——驰明瑞也好不到哪里去。
驰明瑞被肖祺花重金从上市公司中联重科挖来,说是在中联重科负责海外业务,其实只是常驻本的客户经理,只负责维护客户关系,根本不需要开发客户。
在准针,驰明瑞以“把中联重科的先进管理经验带进准针”一个理由,就把肖祺忽悠住了,一年多来,的依旧是“维稳”的老本行。
白雾有些瞧不上他,因此说:“我还有事,先去忙了。”
白雾没有径直回座位,而是看一下手表,看时间早已经过了九点,于是推门进西会议室,拿出手机,找到一个叫“渡寒澶”的联系
,给他打电话。
白雾很清楚,做销售应该要有狼一般敏锐的嗅觉。
在这一点上,白雾对许进厚还是比较佩服的。
许进厚仅凭客户发来的一张Excel表,就敢公然惊动老板,而且非要把她牵扯进去,那说明许进厚一定掌握了更多消息,断定Clock即将启动测距仪项目,而且还想利用她,打听更多消息,毕竟许进厚很清楚,她跟客户接触的时间长,而且关系紧密。
白雾想过了,一个订单的初期,最重要的消息莫过于摸清客户需求,也就是客户想要什么产品。
准针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那就是激光测距仪。
准针的产品种类虽然单一,但产品线却不窄,其产品大致分为三个系列:H系列,主打Home / DIY市场,一些客户也把它称作OPP产品,也即门级产品;W系列,主打Worksite市场,也叫MPP产品,也即专业级产品;以及E系列,主打Expert市场,也叫HPP产品,也就是俗称的高端产品。
Clock是一家大公司,覆盖的消费群很广很全面,三种产品都有可能采购。但是,根据Clock的销售模式分析,如果是促销单,最有可能购买的是
门级产品,因为这种产品价格低,销售速度快,适合促销;如果是常规单,最有可能购买的是专业级产品,因为Clock首次购买测距仪,为了试水,这种产品既可以竖立形象,又可以走量,最适合测试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比较而言,常规单的可能更大。
但白雾的经验告诉她,销售最忌讳的,就是自以为是,盲摸象。以上都只是她的推测,一切是否属实,都要经过求证。
ZEK正是白雾验证推论准确的渠道。
ZEK是一个纯外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要的业务模式是帮助国内的工厂,把产品销售给国外的大客户,比如沃尔玛,家得宝,Clock等。由于这种贸易公司大多起家较早,一般都发展得比较大,年销售额通常达数亿美元,ZEK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年销售额接近十亿美元。Clock是ZEK的长期稳定客户之一,每年从ZEK采购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
Clock一旦决定购买某个产品,必然会将询盘发送给ZEK的销售部。销售部则会把询盘转发给产品部,让产品经理去寻找工厂。
相反,工厂要想把产品销售给国外的大客户,首先就要找到中间商负责对应品类的产品经理,让他把产品推荐给销售部,销售部再推荐给Clock。
渡寒澶是ZEK的工具类产品经理,正是白雾最准确的对接。
电话刚一接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