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宽达(2/3)

,白雾的电话响了。

手机上显示,来电者正是Quanda的采购经理Brian,白雾拜访过他,知道他是上海本地人,年龄大概三十三四岁,性格和他的口音一样,稍微偏柔软,而且有点锱铢必较。

Brian说:“白经理,你昨天的邮件我看到啦,当时我没回复,是因为我要搞清楚这个订单急不急,所以我先问了一下法国总部。他们和我说,订单蛮急的,这次就不抽检了。”

白雾虽料到光轴的问题可大可小,但没想到Quanda对此竟实行“免检”政策,白雾对客户的这番信任真不知该高兴还是遗憾,不过以她对Brian的了解,Brian个人绝对不可能就此善了,故而问道:“那我们今天就安排发货?”

Brian道:“发货没问题的。不过既然这中间有隐患,我们就应该规避一下。我想请你们写一份Statement,说明一下,本次订单1000台产品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如果这一千台产品因为新工艺而产生质量问题和投诉,准针需要付全部责任。你看可以吗?”

白雾搬起石头砸中了自己的脚,连忙说:“当然没问题。但是Brian,我想问一下,您刚才说,这个订单急着出货,那是不是说明,您选的产品销售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应该是吧,”Brian道:“系统里显示,这个订单的最迟交货时间是三月底,现在提前了大半个月,应该是计划部把计划提前了。”

白雾道:“那我有个想法,您参考一下。咱们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把5000台产品分两批出货,4000台验货OK的先发走,后面1000台和下个订单一起发货,这样这1000台后生产的就可以让您的QC和下个订单的产品一起验货。我总感觉您公司的QC比我们工厂的QC专业些,Simon验过货,我才放心。Simon验货,您就不需要承担风险了,我也不用麻烦拿着这份声明到处找人签字盖章了,对双方都方便,而且更安全,您看怎么样?”

“你的建议是不错,但是我做不了主。”Brian道:“这样,你把你刚才说的,用邮件发给我,我问问法国的意见。”

白雾一听有戏,马上又想到,要让法国同意下新订单的提议,必须增加筹码,于是说:“好的Brian,我马上写邮件。另外,为了减少Quanda的库存压力,我可以申请减少下个订单的MOQ。以前我们定好的MOQ是5000个,这一次我们特殊处理,把数量减少到2000个,毕竟这次临时改变计划,是我们这边引起的,我们也要做些让步才合理。您看这一条要不要也写进去?”

白雾想到,订单数量减少,生产周期就会缩短,见到Simon的时间也就会提前,如果能在五月份美国展会前拿到密西西比的联络人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

Brian道:“减少MOQ,对我们采购部和计划部来说是有利的,要加进去。另外我想再问一下,你邮件里说,生产效率有提升,提升多少有数据吗?”

这个问题白雾昨天问过华成峰,因此知道,忙说:“有的,通过几个批量订单的统计,效率提升大约25%。”

Brian道:“那是不是说明生产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这个问题问自Brian之口,白雾觉得真是意料中事,而且如果不先堵住Brian的话头,Brian肯定会谈到降价的事,哪怕一两毛钱他也不会放过,便说:“对的,这个过程的改进会降低H2的生产成本,但是降得不多,大约是两毛钱人民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产线把一些人操作的步骤换成了机器,胶水也换成了速干胶,器械和物料成本相应地增加了……”

Brian听到这儿,连忙说:“好的,我知道了,成本变化可以忽略不计,质量却提升了,这是个好事情。你把邮件发过来,我帮你去争取新订单。”

白雾甜甜一笑,道:“好嘞,谢谢您Brian。十分钟后您查收一下邮件。”

收线后,白雾把电话里的意思转化成条理更为清晰的邮件,发给了Brian,心情总算略有好转。

紧接着白雾把注意力投入到Jet项目上,欧文不回邮件释放了一条很不乐观的信号,她必须想办法扭转局面。她首先想到的,是给欧文打电话,问他具体情况,可如果欧文在电话里说,他老板不接受新Offer,那我们的应对之策又是什么呢?又或者,欧文不肯透露他老板的态度,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所以为了慎重起见,白雾决定暂时不打电话,而是想方设法弄清楚欧文的想法,弄清楚他不回邮件究竟是因为太忙,还是因为有其他顾虑。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再发一封邮件,把昨天的问题再问一次。但这样显得很没有礼貌,所以白雾打算给今天的邮件加入另一个主题,然后顺便问一下项目进度,淡化催逼讨论结果的感觉。

入的主题有现成的,那就是答应提供还没有提供的设计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