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日光(2/3)

站在现有的资料上做推测,没有资料的推测是站不住脚的。以前出货的产品,凡是要求测试日性能的,报告上都写了测试方法,日照强度也都是测试标准规定的强度,但是都没有注明是真实的日光,还是模拟的日光。所以究竟哪些测试用的日光,哪些是灯光,以及以前的QC是不是用灯光蒙混过关,我不能断定。”

白雾听裴意浓说话如同律师,从不说没根据的话,因此问:“那以前出货的产品合不合格,你能查到吗?”

“查不到。”裴意浓道:“但是,大货很少有要求做三级抽检的,我看了最近一年的出货检验报告,都没做这一项检测。日性能的检测只在两种情况下,会做特殊要求,一是大客户的样品,二是刚研发出来的新品,其中新品的日性能测试是必做的,相对样品更严格。我找研发部翻查了去年开发的两款新品,发现单单日性能这一项,测试就做了二十一次,其中HT1六次,E9十五次。”

白雾笑道:“裴经理,你在背报告啊?结论是什么呢?出的货到底合不合格啊?”

裴意浓道:“你听我说完,结论自然就有了。我翻查了二十一个测试报告,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前几次的数据都惨不忍睹,然后性能慢慢改善,最后一个报告都是OK的。而且E9的报告更有参考性,上面有50,60,80,100,150和200米六个距离的测试结果。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白雾被裴意浓绕进去了。

裴意浓道:“说明这二十一份报告是在楼下做的测试,而且是用真实的太阳光作为测试条件做的测试。因为工厂里没有那么远的靶位,工厂最远只能测40米,而且如果用强光灯,也不可能测出误差那么大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新品测试没有采用强光灯,而是像我现在这样,搭台在太阳光底下完成的测试。”

“所以大货是合格的?”白雾仍不理解。

裴意浓道:“工厂生产的大货,都是用研发部确定好的硬件和软件做出来的,所以性能基本上跟研发部测试OK的样机是一样的。”

白雾明知裴意浓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但她实在担心发给客户的货物不合格,忍不住问道:“所以,大货都是合格的,对吧?”

裴意浓皱了一下眉,道:“那些都是我来公司之前发生的事,他们出的货合不合格,这个结论不应该我来下。我提供了资料,你自己推断吧。”

裴意浓说完,见白雾似乎还有话说,便指着天边的云彩,道:“哎,你看,太阳光比刚才强了,我们得继续做测试了。”

白雾只得作罢,忽而玩心乍起,想看裴意浓到底是怎么做测试的,便走到照度计旁边,往显示屏上看。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是35869 Lux,几秒钟后,天又阴下来,光照强度逐渐变成了一万三千多Lux。

白雾因此想起一事,拿手在裴意浓眼前晃了晃,指着桌上一堆样机,问道:“裴经理,这天气变幻莫测的,你要等三万Lux的太阳光,恐怕不容易吧?要是一直等不到,那这些样机岂不是永远也测不完?”

裴意浓被白雾这么一打扰,错过了太阳光,没法测试,便继续闲聊,道:“是啊,所以比较麻烦。”

“既然大货都跟研发部确认的样品一样,这些样品又都是从成品仓随机拿出来的大货,你们为什么还要测试它呢?”白雾怕测试太久,耽误寄样,故有此一问,话刚出口,又担心裴意浓听了不舒服,又笑着补充道:“我纯粹是好奇,没有抬杠的意思,你就当给我普及一下质检知识好了。”

裴意浓道:“话虽这么说,但QC的职责就是控制产品可能出现问题的所有风险,你也看到了,我们品质部从来料到出货都有专人把控,就是防止任何环节出纰漏。我们现在做的样机测试,就是出货检验。按你的逻辑,这些产品在入库之前已经做了层层检验,应该都是OK的,对吧?”

“对呀。”白雾道。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检验呢?这是因为,仓库里的成品机也有不合格的风险,可能包装的时候出了差错,或者入库之前某个工位漏检了,或者入库之后性能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风险。我们做出货检验,就是为了排除风险。”裴意浓自问自答道。

白雾道:“所以就算你知道它是好的,也要测试?”

白雾的意思是,既然其他测试项目都已经通过了,那就说明这个产品是合格的,那么日性能是不是可以省了?她很怕明天寄不出样机,又怕直说,惹裴意浓生气,再者样机不测完,品质得不到保证,对她来说也不是好事,因此问得比较委婉。

谁知裴意浓马上听出了她的潜台词,厉声说道:“你们这些样机单,虽然数量都不多,但是在我看来,哪怕只有一台,也是一次出货。大货出货我们要做抽检,样机数量少,就做全检。不管产品是好是坏,只要是出货,就要检验!我不希望从我手里发出去的产品引来客户投诉,给公司,给你,给我个人带来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